是的,同一个商标名称可以注册多个类别。根据商标法和尼斯分类规则,商标注册按商品/服务的类别划分(共45类),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多类别注册,甚至全类别覆盖。以下是构卓企服具体说明和策略建议:
一、多类别注册的合法性
1、国际分类规则
全球采用尼斯分类(NICE分类),将商品和服务划分为45个类(1-34类为商品,35-45类为服务)。
示例:
第25类:服装鞋帽
第35类:广告销售
第43类:餐饮服务
允许跨类申请,只要不与他人在同类在先商标冲突,同一名称可同时在多个类别注册。
2、一标多类申请
中国支持一份申请提交多个类别(需按类别数缴纳官费),无需拆分提交。
二、多类别注册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全面保护品牌
避免他人“搭便车”,如“农夫山泉”注册第32类(饮料)的同时注册第5类(医用饮料),防止跨界模仿。
2、提升品牌价值
多类别商标可评估为更高无形资产,融资或并购时更具优势。
3、降低维权成本
若他人跨类使用相同商标,可直接以侵权起诉,无需依赖《反不正当竞争法》。
风险与成本:
1、注册成本增加
国内官费:300元/类(电子申请),10个小项以内;若委托代理机构,服务费约500-1000元/类。
2、维持成本高
每10年需续展所有注册类别,全类注册续展费用达1.35万元(45类×300元)。
3、使用风险
若注册类别中连续3年未使用,可能被他人申请撤销(“撤三”)。
三、多类别注册策略建议
1、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核心类别
必选当前主营业务对应的1-3个类(如电子产品选第9类)。
第二步:关联类别
覆盖上下游(如手机厂商增注第35类“零售”、第42类“软件”)。
第三步:防御类别
选择易被抢注的类(如第35类“广告”、第25类“服装”)。
2、低成本防御技巧
文字商标优先:注册纯文字商标(如“华为”),比图形商标保护范围更广。
小项精简:每类选择10个以内关键小项,避免冗余。
监控商标公告:发现他人抢注时,及时提出异议(成本低于主动注册)。
3、国际注册同步
通过马德里体系,一份申请覆盖多个国家(基础注册费约1.4万元+各国单独收费)。
总之,多类别注册是品牌保护的“战略地图”,需平衡防御需求与成本。建议企业至少覆盖主营业务类+易被抢注类(如第35类),并定期评估扩展类别,避免因小失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