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受影响最小的应该就是那些人才缺口极其严重的岗位,而专利代理人一定能够入选其中。
记者昨天从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获悉,今年的专利代理人国家级考试准备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将继续保持去年的火热势头。
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副主任许伟华告诉记者,在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受影响最小的应该就是那些人才缺口极其严重的岗位,而专利代理人一定能够入选其中。
记者昨天从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获悉,今年的专利代理人国家级考试准备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将继续保持去年的火热势头。
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某告诉记者,在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众多白领都希望提升复合能力,或是为无法预期的企业裁员“留条后路”,或是为将来的跨行业跳槽累积技能。
其中,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就是一种热门选择。
许某告诉记者,去年,我国专利申请突破80万件,同比增长19.4%;在上海,去年的专利申请量突破5万件,同比增长12%,增速明显。
但目前,上海专利代理机构仅有50余家,持证的专利代理人只有不到500人,供需比例严重失衡。
事实上,专利代理人的就业选择并不仅限于专利代理机构。
随着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企业内部也急需此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企服快车面,需要从专利角度对研发成果深入分析,防止侵权,并对研发方向给出建议;另企服快车面,如果遭遇侵权,也需要专利人才与法务部门一道应对。
“在知识产权人才的各个层次中,专利代理人位于最高端,不仅要掌握知识产权技能,也需要专业的理工类学科背景。”许某告诉记者,目前对专利代理人需求最大的包括外资研发机构,以及国内的生物医药、通信、芯片类企业。
与过去相比,企业内的知识产权部门再也不是辅助性服务单元,而是企业高层管理决策的战略部门,知识产权人员的薪酬水平和职务等级也高于其他部门。
许某介绍说,在上海,一个操作熟练、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利代理人,年薪可达30至50万元:
“而且很多情况下,企业想招都招不到。”去年底举行的2008年度国家专利代理人考试,是上海首次作为全国固定考点举办的一次考试。
根据最新出炉的统计,在沪参考人数近1700人,同比增长30%;考生中,真正在专利代理机构或律师事务所从事相关工作的只是少数,而有七成来自企业;从年龄层次来看,30岁以下的占近六成,40岁以上的只占9%。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年轻白领对转型进入这一新兴职业的热衷程度。
“专利代理人考试,其地位几乎相当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家司法考试(律考)。”许某透露,参考者取得证书的难度很大,每年通过率只有10%出头,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参考热情。
许某说,虽然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危机会影响企业在专利上的投入,但由于目前上海对专利申请采取政府资助的政策,根据一月份的数据,国内专利的申请依然保持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由此可以预计,专利代理人的职业前途依旧看好。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