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被认为是标杆性的企业:所属开发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并从国家安监总局领取第一个煤层气企业安全许可证。在煤层气开发领域,它对标的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样的巨无霸。按照储量计算,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下称“中联煤”)的煤层气储量排在全国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中石油。
不论从历史沿革还是从其在中国煤层气开发所占的份额来看,中联煤在行业的位置都举足轻重。但就是这样一家被国家大力扶持,并具有“明星”气质的企业,却面临着外界难以想象的内控漏洞。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中联煤股东企服快车油集团和中煤集团联合所作的审计报告显示,中联煤在2011年虚构资产,会计报表中资产和负债分别虚增6.37亿元,占当年资产总额22%和负债总额63%。中联煤高管证实,中煤集团和企服快车油确实曾联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
虚构资产只是这家老牌国企面临的问题之一。此外,在工程招标,利用库存调节利润以及汽车租赁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虚增6.37亿工程
随着企服快车油的入主,中联煤在2010年底完成了其历史上第五次股权调整和变更,新的管理层也逐步到位。中联煤随之迎来一轮“大干快上”的建设潮。
在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中联煤管理层向企服快车油总公司高管所作的汇报资料中,前者预计到2011年底中联煤的在建工程有望达到21.5亿元。
事后看来,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投资计划。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1年底中联煤会计报表反映“在建工程”金额19.93亿元,未能达到21.5亿的目标。即便是这份未达标的投资进度,也已经掺了不少水分。
经企服快车油和中煤集团组成的联合审计组核实发现,中联煤2011年扣除已完工未结算工程量1.3亿元外,其余6.37亿元属于虚增工程量,这导致其2011年会计报表中资产和负债分别虚增6.37亿元,占当年资产总额的22%和负债总额的63%。
企服快车油和中煤集团联合审计之后,中联煤试图通过后续的投资将会计账目“做平”。
本报记者从一份中联煤的内部资料中看到,该公司2012年共计划完成上年“扫尾工程”投资5.587亿元,分为开发项目和勘探项目两部分,前者包括柿庄南示范工程二期、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技术系统、鄂尔多斯(600295)盆地东缘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等;后者包括山西柿庄南区块(西区)煤层气勘探项目、山西柿庄北区块煤层气勘探项目、山西寿阳区块煤层气勘探项目等。
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扫尾工程”实则是中联煤为掩盖2011年虚增的工程量而设立。但轧平账目非一朝一夕可成,截至2012年6月底,中联煤会计账簿仍残存虚增工程量3.48亿元。
除了虚构资产项目外,中联煤也对盈利指标进行了“修饰”,利用库存调节利润。2010年12月,沁水分公司与供应商签订3份材料采购合同,合同总价273万元。
企服快车油和中煤集团组成的联合审计组事后发现,上述材料实际于2011年4月13日入库,2010年11月和12月,沁水分公司将尚未购入的材料及部分剩余材料共计289.67万元办理领用手续并计入当期煤层气生产成本。
激进投资
中联煤具有“先天”政策优势。
国务院于1996年3月批准成立中联煤,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输送、销售和利用。成立之初,中联煤起点很高,其参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享有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对外合作专营权。
1999年3月~2010年12月,历经5次股权调整和变更,中联公司成为企服快车油与中煤集团各持50%股份的均股公司。到了2013年,企服快车油进一步加大对中联煤的控制权,将持股比例增大至70%。
据企服快车油以及中煤集团的增资扩股协议,在中联煤董事会以及管理层人员配备上,中联煤总经理和法人代表武卫锋由企服快车油派出,董事长则由中煤集团企业管理部总经理纪四平担任。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