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西北大学与西安市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明德、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亚分别代表校企签订了两项系列技术及专利成果转化意向协议,分别是:
●全长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衍生生物医用材料的精细制造技术;
●高效抗肿瘤、降压、降血糖的系列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发酵合成与酶法修饰转化的产业化制备技术。
两项系列技术及专利成果转让价格为每项1亿元人民币,总额合计为2亿元人民币!
这是继化材学院宫永宽教授“膜分离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成功转让后,西北大学成果转化工作的又一重大进展,将发挥良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签约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副市长方光华,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立宏,校党委副书记孙国华、赵作纽见证了签约。
这两项技术成果均由西北大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范代娣教授及其团队研发产出。范代娣教授团队与巨子公司曾合作研发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的创制及应用技术,组建了全球唯一能量产无病毒隐患的胶原类材料生产线,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奖金奖、陕西省科技一等奖、陕西省高校科技一等奖等奖励。
类人胶原蛋白已成功转化并实现了产业化,建成了11条生产线,开发的产品在7个国家、地区及国内30个省市1000多家医院广泛应用,受益患者1000万余例,系列产品终端销售额累计近百亿。
2015年,范代娣教授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汇报了成果转化及应用情况,受到高度赞扬;
2017年5月,“可丽金”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上作为品牌展示。
在此基础之上,范代娣教授团队新研发全长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衍生生物医用材料的精细制造技术和高效抗肿瘤、降压、降血糖的系列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发酵合成与酶法修饰转化的产业化制备技术,并与巨子公司达成了转化意向。
两个项目的落地转化,可为陕西省创新医疗器械、新药、预防医学产品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助推相关领域快速发展,搭建新型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全力打造硬科技之都,助推“大西安”建设。
去年,西北大学施行了《西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和《西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优势科技成果流通速度明显加快,校企合作日益紧密,涌现出了大量标志性成果,宫永宽教授和范代娣教授的成果转化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全长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衍生生物医用材料的精细制造技术
基于国内外对于安全高效人源性胶原蛋白的迫切需求,立足全长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衍生生物医用材料的精细制造技术,在功能修复敷料和体内可植入型医疗器械行业领域重点研发创新性胶原类生物医用材料和产品,全力打造集生物技术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标志性基地。技术转让金额1亿元,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
高效抗肿瘤、降压、降血糖的系列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物发酵合成与酶法修饰转化的产业化制备技术
立足研究高效抗肿瘤、降压、降血糖系列稀有人参皂苷生物发酵合成与酶法修饰转化的产业化制备技术,开展新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新功效研究为主的创新药物开发,研制一批新型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产品,实现多种高活性抗肿瘤化合物从实验室毫克级的水平跨越式实现百公斤级的生产。技术转让金额1亿元,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