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的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引发了抢注热潮,今年又出现了哪些网络热词?
热门被抢注系列
同为网络热词,有些在商标圈寂寂无名,有些则是惹人眼红。被抢注的系列热词,比如“不忘初心”,被申请了157次;“好嗨哟”被注册了71次;“断舍离”被抢注79次;“雨女无瓜”被申请注册46次;“996”被抢注84次。
无人问津系列
与上述被抢注的不同,还有一些热词不知是何原因,竟无人问津。比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是个狼人”、“14亿护旗手”。可能是这些词不知道该注册到哪一类合适,又或许是太长了,注册了也没用,也可能是根本注册不下来那就不尝试了!
偶尔注册系列
除了上述两个极端之外,剩下的便是有注册,但是不多。比如“柠檬精”被注册19次;“我太难了”被注册23次。
上述的这些网络热词,成功注册的寥寥数几,这不禁想问一句:网络热词究竟能不能注册为商标?
随着商标注册便利化的推进,商标注册量急剧增加,自然词汇也被注册得差不多了,如今注册商标大多是自组词汇或者无意义的字母组合等等。虽然自然词组一直在减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越来越多的词汇在被创造出来,那就是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通常自带流量,具备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性。如果企业懂得借势营销,恰到好处的利用网络热词的力量,不仅推广力度大,而且宣传费用少,对企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至于很多企业或个人热爱将网络热词注册商标的。
但是,网络词汇可不是什么都能注册,网络热词注册商标的前提是,必须是遵守商标法相关规定,不能伤害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有其他不良影响。除了合法性,还需要考虑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是否有近似商标,否则很容易被驳回!
《商标法》里面明确的规定,商标不得违反《商标法》及其他法律的要求。其合法性审查主要体现为违反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情形。这种不良影响是对价值观、道德观等不正面形象,影响了社会的良好风气及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三)条,缺乏显著性的标志是不予注册为商标的。
同时,《商标法》还规定了商标存在在先原则。
所以,想要将网络热词注册为商标,以上的三点必须满足,否则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除此之外,用网络热词注册商标其实还有别的弊端,需要大家慎重考虑。
1、网络热词,昙花一现。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很快。而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数以万计。在这么庞大的数据面前,网络热词就像是昙花一现。它没有持续性。往往热的快,也冷的快。
2、企业塑造品牌,商标很关键。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打造品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热词虽然看似能够更好传播。但是一旦等到热度过去了之后,此类商标未必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经营出一个好的品牌。
综上,建议大家在注册网络热词的时候,考虑以下几点:
1、要考虑商标的具体意义
商标是商品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我们是为什么要注册这个商标,这个商标对于我们而言有何意义。脱离了商品,商标就没有任何意义。网络流行语虽然传播性高,但是如果与商品没有任何关联,我们注册起来也是没有任何用途的。
2、网络流行语商标注册需慎重考虑
对于创业者而言,商标是作为企业的文化的标志。所以我们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企业文化、产品特色、商品用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从长远看,网络用语并不适合作为企业的标志。一个好的商标会传达一个企业的灵魂,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动力。
其实,比起注册难,如何将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起来才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除了付出汗水,脚踏实地以外,没有捷径可走。“热词”商标的确会带来新鲜感和好奇心,但是商家们还是更应该回归本质,在产品上下功夫。
(网站声明: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云企服快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文仅作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