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快车小编之前为大家介绍过“专利流氓”,“专利流氓”通常会滥用专利系统中的漏洞,即使手上只拥有1件或若干件专利,它们也会向成百上千家目标企业肆无忌惮地发信,要求这些企业缴纳专利使用费。详情可查看《瑟瑟发抖!你的专利可能随时会被恶意勒索,企业如何应对“专利流氓”》。除了专利流氓,企业还要防范知产流氓的恶意勒索和投诉。
近日,一起“水宝宝”生产商拜耳集团诉讼维权的官司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据悉,2016年8月李某将拜耳的知名标识“太阳和波浪”和“男孩和冲浪板”抢注为商标,并对水宝宝”产品发动大规模、持续性投诉,投诉期间,李某曾多次联系拜耳集团,谋求高价转让涉案商标、提供付费撤诉服务等,被拜耳拒绝后还开始了“讨价还价”:
“我就少一点,70万,10万元钱真的没法谈。”数据显示,李某针对涉案产品共投诉249次、涉及121个商家,投诉后主动撤诉19次。除此之外,李某还抢注了“TFBOYS”、悦诗风吟产品外包装字样“JEJUGREENTEA”等近200个知名品牌的文字商标用投诉,让商家苦不堪言。
法院审理后认定,李某注册的商标构成对拜耳商标的抄袭,因恶意投诉构成不正当竞争。故一审判决李某赔偿拜耳经济损失70万元。这一判决也让商家们相当振奋。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商标权的保护较为完善,不仅有停止侵权的救济也有完整的赔偿。于是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申请各类商标,等着市场中出现相同的使用,最后收获一笔的自然人。典型的如 2000,名爵汽车等。这类商标人有时被评价为“商标流氓”(Trademark Troll )。
还有一些,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通过故意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抢注商标等方法对合法商家发起大量虚假投诉,造成商品下架乃至商家被迫关店。
2016年初,深圳市某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伪造“微信”商标注册证、带有马化腾签字以及腾讯公章的投诉委托证明,以商家使用带有“微信”一词的商品名称侵权为由,对众多平台商家进行“恶意投诉”。一个月时间内使数十个商家上百个商品链接被删除。在大数据筛查预警后,经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与腾讯公司确认,腾讯最终报警追究其责任。
2015年底至2016年中,一知代公司抢注NIKE品牌的“Y”图形,对NIKE旗舰店等官方或者官方授权店铺的双肩背包产品以商标侵权发起恶意投诉,共有上百商家超过两千个商品链接被删除。最终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查证该知代公司与耐克官方无任何关系,其投诉只为向商家诈取保护费。
从媒体报道来看,“知产流氓”将本应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产权法律,变成了利用其漏洞来谋取私利的工具。此外,商家合法经营,却因为“知产流氓”的恶意攻击而蒙受巨大损失,甚至被迫缴纳所谓保护费,才能守住自家安宁。而某些经销商恶意利用“知产流氓”来排挤竞争对手,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对广大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那么,对于恶意抢注商标进行恶意勒索的知产流氓,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定不要被他吓到,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二,注意保留证据,如果对方是恶意举报,那么店家自己手里肯定会有品牌授权、原创图片的证据,注意保存。
第三,尽量不要出现知识产权的漏洞,如果有的话,及时补上。在这里可以找一些像企服快车一样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来把脉,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对于知产流氓,我们将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候可以反诉他们,严重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当然,在对抗知产流氓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注册商标、申请专利,才能在面对知产流氓的恶意投诉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