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益性捐赠抵税企业所得税税法有明确规定。一些公益捐赠可以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例如,新冠肺炎阶段的捐赠可以全部从所得税中扣除;自然,绝大多数捐赠是根据年利润总额的一定比例扣除的。个体经营者按照应纳税所得税的一定比例扣除所得税。

一、公益捐赠。公益捐赠是指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捐赠法》规定的公益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捐赠。

企业所得税抵扣公益性捐赠,是有条件的,即企服快车面只能捐赠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以捐赠给治疗的医院;另企服快车面有必要获得合规高效的捐赠票据。

二、捐赠抵扣税款的有关政策规定。

1、公司发生的公益性捐赠费用不得超过年利润总额的12%,准予扣减。超过年利润总额12%的部分,应纳税所得额基本计算后三年结转扣减。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年度利润总额,而不是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利润总额是公司按照中国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2、公司发生的公益性捐赠费用没有从2017年1月1日起,原所得税扣除部分允许从后一年度结转扣除,但结转期限自捐赠年度次年起计算不超过三年。

此外,公司计算扣除公益性捐赠费用时,应先扣除前一年结转的捐赠费用,再扣除原发生的捐赠费用。采用这种扣除方式,可以避免前期未扣除的捐赠支出超过扣除期限,无法享受扣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3、个体工商户以公益社会为基础会议团队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单位的捐赠金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税30%的,可以扣除。

三、捐赠资产价值确认标准。

实际上,公司或个体户向公益组织和县级以上政府捐款,有的企业立即捐赠现金,有的是实物资产。确定捐赠资产价值的原则:

1、捐赠企业捐赠是指货币性资产捐赠支出可根据企业实际捐赠金额计算。

2、捐赠企业是指实物资产,公司的捐赠费用应当按照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捐赠公司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捐赠时,应当提交证明捐赠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否则,公益性捐赠文件将不予出具。

四、扣除公司公益性捐赠费用的注意事项。

1、公司需要向接受捐赠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单位索取公益性捐赠的捐赠票据,并相应进入账户。县级以上捐赠的社会组织和人民政府应当出具专门的公益捐赠文件,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捐赠合规高效的捐赠税票,是捐赠公司可以扣除所得税的有效凭证。

2、公司捐赠时,应当向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名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协调发布符合条件的公益社会组织名单,包括再次获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新获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公司在名单所属年度内向名单公益捐赠费用,可按税法要求按一定比例扣除企业所得税。

总之,公司公益捐赠的所得税扣除必须满足向合格的公益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捐赠的两个前提条件,并取得合规高效的捐赠账单。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按一定比例扣除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