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产业化,作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过程,是企业利用专利制度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实现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平均收益持续增长,达到了829.6万元/件,自主品牌产品的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更是高达1067.1万元/件。这表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专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尽管如此,专利的转化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企业由于资源紧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专利产业化进展缓慢;同时,专利技术转化的难点和瓶颈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为此,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专利创新,提高产业化水平,从而塑造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服快车面,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能力。发明专利作为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当加强研发力量,聚焦关键领域,加速技术升级,形成专利密集型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另企服快车面,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利技术的对接与转化。针对中小企业等资源相对匮乏的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专利技术转化项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