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扩散,目前除南极洲外六大洲均有确诊病例。经此一疫,对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冲击力可谓巨大。
其中最惨的,非「科罗娜啤酒」莫属。「科罗娜啤酒」英文名为“Corona”,寓意“皇冠”。关于品牌名,科罗娜曾骄傲地在广告中写道:
“味道如名字一般动人”。这个曾经「动人」的名字,最近却让人头疼不已。
怎么回事?
因为横扫全球的新冠病毒,英文名为“Coronavirus”。
新冠病毒一转身,成了「科罗娜(Corona)病毒(Virus)」。
作为一个1925年创建的百年老品牌,因其加入柠檬的独特口味,在美国和中国的进口啤酒中,销量均排第一,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品牌。但一场疫情,却让科罗娜从时尚青年的标配,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新冠病毒”。在过去的2个月内,经历了股票跌底,名誉扫地,销量一落千丈,亏损高达2亿2100万英镑(约19.6亿人民币)。
虽然官方反复用力强调,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明确知道这两者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依然无法阻止群众对两者的联想。
无独有偶,此次疫情中,与科罗娜啤酒同病相怜的,还有日本大阪的科罗娜酒店——Corona Hotel。
这家营业了50多年的老牌酒店,一时间被Twitter网友说成,一听「科罗娜酒店」的名字,就觉得好可怕。甚至还有人担心酒店里会有新冠病毒。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让住客感觉到“安全”,连酒店里的小猪都戴上了口罩!
尽管理性上多数人都知道,科罗娜和病毒,毫无关联。
但在人的潜意识里,却很容易将二者划上等号,因此采取非理性的行为。而这种非理性的表现,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很多商标名字就具备联想性,即通常所说的商标名字有明示或暗示的意义,让消费者看到商标名字能够与商品功能产生一定的联系,或受到一定的联想启发。如:
金狮、可口可乐、拼多多、黑人牙膏等等。作为普通大众消费者,我们对产品的商标总是先入为主,印象深刻。若一枚商标能给广大消费者更好的联想体验,其标识的商品和服务自然会被消费者所青睐,商标价值自然就高。那么该如何给商标取一个更好的名字呢?
一、容易记忆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商标为复杂的图形、生僻字,构成要素杂乱无章,这枚商标将很难辨认,亦不利于记忆。
申请人在给商标取名时,需要节制商标名字的长度,要留意降低消费者的记忆负担,如此商标才能被消费者辨识记忆。如“阿里巴巴”商标巧妙的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利于记忆。
二、便于理解
商标在容易记忆的基础上,若还具有美好的含义,同时亦可以凸显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特色;这枚商标就很容易为消费者理解接受,可以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商标价值自然会因之而提高。
如“香飘飘”商标用于奶茶之上,将奶茶的芳香四溢特点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自上市后就颇受欢迎,“香飘飘”商标价值亦因之大幅提高。
三、利于传播
一枚颇具价值的商标,不仅要易于记忆、便于理解,同时要利于传播。商标作为使用于商业活动的中标志,只有得到广泛传播,这枚商标的价值才能得以积累,并不断提高。
如“蒙牛”商标简单易记,又容易理解,很容易就让消费者联想到大草原和优质奶源;因而“蒙牛”牛奶在市场中备受欢迎,“蒙牛”知名度遍及全国,“蒙牛”商标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四、显著性高
商标局审查注册商标申请时,常着重审查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若一枚商标缺乏显著性,难以区分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提供者,商标局将毅然驳回其注册申请,不予注册。
因此申请人在给商标取名时,必须使商标具备显著性,如此其才能获得这枚商标的专用权,才能在商业活动中排它使用此商标。
总之,申请人再给商标取名时,需要确保商标具备显著性,进而确保商标名字易如记忆,便于理解、利于传播,如此这枚商标定将备具价值。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