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川西坝子获悉,过往5年,品牌打假维权之路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现已委托律师团队,将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放在日常监控上面。

抄袭、山寨,一直是困扰着餐饮行业的顽疾。可是因为打假成本太高、取证太麻烦,不少原创品牌都不愿意去维权。但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餐企维权成功,餐饮侵权的惩罚也越来越重,有山寨者甚至遭受了“倾家荡产式”赔偿。针对此现象,记者咨询了成都市武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科刘蓉,来看

市场监管部门对餐企如何避免商标被恶意侵权提出的一些建议。

及时注册商标,做好品牌规划

在餐饮企业成立之初,就应该及时注册商标,确保商标的合法性和独占性,在商标注册时,要尽可能覆盖可能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范围,避免留下漏洞。

建立商标管理制度,加强合规管理

餐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商标管理制度,包括商标的申请、审查、维护、维权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要加强对商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商标的正确使用和保护。企业可以尝试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贯彻标准倒逼企业合规管理,对通过贯标的企业武侯区人民政府还将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补贴。

加强品牌宣传,沉淀商标价值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越使用越有价值,越规范使用风险越小,企业应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安全、积极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不断加强品牌宣传,提高餐饮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从而减少商标被恶意侵权的风险。

切实加强监测和维权

餐饮企业应定期监测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或服务是否存在侵权情况,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武侯区在辖区内设立的18个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可以就近承接维权咨询、纠纷调处、投诉举报等业务,如遇商标侵权可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避免餐饮行业商标被恶意侵权需要餐饮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建立商标管理制度、加强品牌宣传、监测和维权等多方面的措施。只有全面提升商标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商标被恶意侵权的风险。”刘蓉总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