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老字号产生的商标纠纷层出不穷,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何为商标的在先使用的问题。“在先”究竟是在商标申请注册之前,还是商标使用之前呢?
南京有家老字号烧饼店早在2007年就开店经营并使用“老王烧饼”招牌,人气一直很旺。同多数匠人一样,店主沉迷钻研手艺,未及时注册商标。不料后有竞争对手老李觊觎“老王烧饼”的商誉,2012年竟在其隔壁的店面也经营起一家“老王烧饼”店,还特意注明“正宗”字样。
起初,老王对隔壁的“李鬼”烧饼店并未在意。后来,老李的生意逐渐做大做强,老王开始有了危机感,于是,他在2015年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成功注册后,老王开始以“老王烧饼”商标为武器,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老李停止侵权行为。然而,老李却主张其在老王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前就已使用“老王烧饼”字样,构成在先使用,并不侵权。
何为在先使用?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简单说来,就是在他人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之前,使用人就已经使用该商标,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人即使成功注册商标,使用人也可以不算作侵权。从一审法院判决老王败诉的情形来看,似乎老李符合这个情况,但从事实的细节展开分析,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2008年,大众点评出现了关于老王的“老王烧饼”店的最早点评记录及图片记载。之后,江苏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也对店面作出宣传报道。从客观证据来看,老王的“老王烧饼”店至少在2008年就已经获得良好商誉。
那么老李所主张的在先使用抗辩,“在先”究竟是在商标申请注册之前,还是商标使用之前呢?在二审中,老王的代理律师主张,在先使用应该在商标申请注册日前进行在先使用,而且同时应早于商标申请人对商标的使用。最终,二审判决对于在先使用的认定支持了老王的观点,认为商标在先使用除了要在商标申请之先,同时也要在使用之先。
近年来,围绕老字号而产生的商标纠纷层出不穷,笔者建议,法院判决要平衡各方利益,明确在先使用行为,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