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作为一家在商标注册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代理机构,我们见过太多新手朋友在商标注册这件事上走弯路、交冤枉钱。
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那些容易让人交 “智商税” 的陷阱,希望能帮大家提前避雷,稳稳迈出品牌建设的第一步。
一、看似诱人的低价 “套路”
在市场上,大家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机构打出 “超低价注册商标” 的招牌,几百块钱就能搞定,是不是很心动?但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
有客户找到我们,懊悔不已地讲述自己的经历,一开始冲着低价去,结果呢,合同一签,各种名目的费用就开始冒出来。
先是说加急办理要加钱,要是不加,商标审核就只能慢慢等,排到猴年马月去;紧接着又冒出什么文件费,一会儿说要准备额外的专业证明材料,一会儿又讲申报文件得特殊制作,都得单独收费。
这么七七八八算下来,花费比正常商标注册高了一大截,还把人折腾得够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这些无端的收费要求。
二、不靠谱的 “包过” 承诺
有些同行啊,为了招揽生意,胸脯拍得震天响,信誓旦旦地跟客户保证 “商标注册包过”。
这可把不少新手朋友给忽悠住了,以为找到了坚实的保障。
但咱们干这行的都清楚,商标能不能注册成功,得看好多因素。
商标本身得具备新颖性,不能和市场上已有的在先商标冲突,这得由商标局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经过专业审查才能定夺,哪是随便一家机构就能打包票的事儿?客户满心欢喜交了钱,最后等来的却是商标被驳回的消息。
这时候,那些打包票的机构要么开始各种推诿,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要么就撺掇客户加钱走复审流程,可复审这事儿同样没底儿啊,客户就这样在这虚假承诺里越陷越深,时间、金钱全打了水漂。
三、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
还有一部分同行,在宣传商标的时候那真叫一个夸张。
跟客户吹嘘某个商标 “极具投资价值,注册下来转手就能赚大钱”,或者拍着胸脯保证 “这商标自带流量,一推向市场准火爆”。
好多新手朋友没什么经验,一听这话,脑子一热就掏钱注册了。
结果呢,商标投入使用后,市场反应平淡无奇,根本没有宣传得那么神乎其神。
实际上,这些宣传话术就是为了哄客户掏钱,和商标真正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差了十万八千里。
咱们做商标代理,得实实在在为客户考虑,不能靠这种忽悠人的手段。
四、容易忽视的类别风险
新手朋友们在注册商标的时候,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只盯着当下手头的产品或服务,没考虑到商标类别的长远规划。
比如说,有位开线上健身课程的创业者找到我们,之前他自己去注册了商标,只选了健身服务相关的核心类别。
可后来企业发展得不错,想拓展业务,推出自有品牌的运动服饰、健身器材、营养补剂这些周边产品的时候,傻眼了,商标在这些类别早就被别人抢先注册了。
前期在品牌宣传上投入了那么多,这下可好,要么花大价钱去把商标买回来,要么就得重新打造品牌,进退两难,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所以啊,咱们在一开始注册商标的时候,就得把未来可能涉及的业务类别都考虑周全咯。
五、不重视近似商标查询的隐患
心急注册自己心仪商标的朋友,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关键步骤 —— 近似商标查询。
好多人觉得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商标肯定独一无二,哪还用得着查。
殊不知,市场这么大,很可能早就有极为相似的在先商标了。
贸贸然去注册,大概率会被商标局以近似为由驳回,这还不算完,要是不小心侵犯了别人的在先商标权,还可能惹上官司。
就算运气好初审通过了,后续使用过程中,一旦被在先商标权人盯上,也得面临停止使用、赔偿损失的麻烦事儿,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商标注册对于创业者来说,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千万不能马虎。
大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被低价、虚假承诺这些表面现象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