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很多商标的注册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多次被异议、被驳回的商标比比皆是,但是有意思的是有些商标乍一看都以为一定会被驳回,但是又偏偏注册成功了,那么这种属于什么情况呢?

  • 从缺乏显著性到独具特色

“六个核桃”:最初作为商品原料描述,缺乏显著性,但通过企业多年的宣传和销售,在相关公众中获得了显著性,变成了能够区分商品来源的商标,从而注册成功。

“小罐茶”: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提交曾提交“小罐茶XIAOGUANTEA”商标的注册申请,希望将其注册在第30类商品中。

由于“小罐茶”这一词汇直接描述了商品的包装特征,缺乏足够的显著性,因此其商标申请在初步审查阶段就遭遇了驳回。

面对驳回,小罐茶公司并未放弃,而是选择了通过巨额的广告投入来提升“小罐茶”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和辨识度。

据相关报道,小罐茶公司已投入广告2.6亿,并在全国多省市开设了600余家门店。

后经过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认为“小罐茶”已经通过使用获得了显著性,符合商标注册的条件

这两枚商标一开始均是作为商品原料或包装形式的描述,缺乏足够的显著性,难以构成有效的商标。

但经过企业不懈的宣传与市场推广,这两个词汇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印象,成功地从普通描述转变为能够区分商品来源的商标。

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企业营销的力量,也体现了商标显著性在注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带有 “国” 字头类

“中国黄金”:由于 “国” 字头商标的文字表述容易让公众产生误解,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一般都难以注册成功。

“中国黄金”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黄金行业的国有企业,“中国黄金”为国资委批复认可的企业简称,经长期使用和广泛宣传在我国具有唯一性和高知名度,具有商标的显著特征,其注册使用不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认或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得以成功注册。

  • 易产生误认类

“全天然 ” 商标:03 类“全天然” 商标用在洗发液、染发剂、化妆品等商品上,容易使相关公众认为其商品的原料成分全部由天然原料制造,不含任何化学成分,被认定为带有欺骗性而被驳回。

然而,在09类科学或研究用装置和仪器等商品上,该商标却成功注册。

这一成功案例启示我们,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巧妙选择商品类别与商标含义的契合点,是规避误认风险、实现注册成功的关键。

  • 易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富锅锅”商标:该商标在申请之初,被商标局以具有不良影响为由驳回。

因为“锅锅”在网络用语中有多种含义,可能引发不良联想。

但申请人进行了复审,并解释称该商标是精心设计而来,“富”字源于其姓名,“锅锅”企服快车面表示了其主营业务(餐厅)的服务内容,另企服快车面,“锅锅”常表示“哥哥”,结合“富”的设计,整体含义指向了申请人本人,使用在餐厅等服务上并不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商标局经审理认为,该商标具有一定合理来源,并未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关秩序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所以可以作为商标注册使用。

“孔孟” 商标:“孔子、孟子”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按理说这类历史名人的商标不会注册成功,但有部分“孔孟” 商标在香精油、动物用化妆品、服装、食用油脂、糕点、广告等多类商品上注册成功。

商评委在审查时认为,商标是否构成 “不良影响”,本质是标志自身的构成要素是否具有 “不良影响”,与该标志实际或可能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无关,这些注册成功的 “孔孟” 商标,可能在其指定商品或服务上,被认为不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由此可见商标注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看似会失败,历经波折后却注册成功的商标并不罕见。

这也提醒各位申请人,在进行商标注册时,要充分了解商标法律法规,精心设计和选择具有显著性的商标。

最后,商标如若以名称、显著性、或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由被驳回。

申请人也仍有机会通过复审或法律程序来争取注册成功。

每个商标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商标注册的要求。

因此,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代理机构对商标进行充分的商标查询和评估,以及分析处理。

以提高商标注册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