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湖南省株洲市政府主办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牢牢把握“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发展方向,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着力构建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类和经济贸易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格局。
学校先后与上海通用、博世、保时捷、北汽、宝马、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汽车、沃尔沃等中外汽车名企开展深度合作和订单培养,共同培养汽车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700余亩,在校学生1万余名,教职工600余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职称占40%,其中二级教授2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建立了300余名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
学校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备选项目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主要抓手,为学生搭建起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此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发展。
学校作为“株洲市SYB项目培训基地”和“株洲市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基地”,结合专业群特点,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汽车集团、湖南齐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淘宝网菜鸟驿站、湖南百捷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粤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了“汽车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车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智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五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为充分发挥孵化基地的教育与培训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2013-2016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入孵项目48个,成功注册企业5家,入孵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50余个。
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先后召开了多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专题会议,解决了基地硬件建设、制度建设、资金筹措、队伍建设、入孵项目引入等突出问题。
株洲职教城就业创业中心为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配备了专职主任1名、专职干事7名、兼职人员40名,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落实基地建设、为入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孵化一体化模式,成立了二级学院院长为组长的5个工作小组,实施“创业导师制”,从校友中聘请了郑明波、王婷、欧阳和平、尹文毅等8名创业成功人士帮扶创业学生,并选配8名具备“创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优秀青年教师和20名专业骨干教师为入孵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方法》、《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构及职责》、《创新创业社团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明确了就业指导中心、二级学院、校团委、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职责,促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局面。
同时,在政府支持下,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出台了基地场地、创新创业资金、指导服务及项目成果转化等相关扶持措施。
三是夯实经费支持。
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投入力度。
2013—2015年,基地设施设备建设和水电房租费用等共计投入200余万元;
2016年预算投入60万元;
2014年至今,争取到市人社局、教育局等政府部门资金支持累计达400余万元。
四是完善场地建设。
学校建有“汽车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智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车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五大创业孵化基地,总建筑面积达3450平米(其中集中部分面积达1100平米)。
建有团队工作室7个、会议室2个、洽谈室5个、展示厅5个;基地专设宣传栏5个、网站1个,开辟团队简介、导师简介、项目成果推介、政策宣传等专栏,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基地共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26个,均免费提供不少于1年的办公服务保障。
五是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开设《企服快车》和《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新开设《创业基础》课32课时并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队伍由主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院系主任、专业教师、就业专干等组成。
同时,学校是株洲市SYB项目培训基地,每届大三学生均参与SYB项目的培训并获得证书。
六是丰富教育活动。
一是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创业成功校友来校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
二是立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
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党团活动、班会活动、协会社团等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我要当老板”演讲比赛、创业沙盘主题班会、汽车文化节、法制乐园、企业实习锻炼、宝马日品牌宣传观摩等举措,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思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使具有相同兴趣和目的的同学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聚集在一起,相互启迪,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是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教学。
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突出融企服快车新创业教育内容。
七是高效发挥功能。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制度,先后为学生项目团队无偿提供信息服务60多次,开展创业辅导超过30次、人员培训5000多人次,开展创新创业竞赛60余次;依托湖南汽车职教集团、株洲大学生创新联盟、株洲汽车城、株洲中小企业服务咨询中心等平台先后开展项目展示20余次、创业沙龙30余次,促成社会资本与创业项目对接。
同时,各二级学校的工作小组落地实施“就业创业导师制”,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技能指导,免费组织市场调研20余次、构建信息化平台5个、促成项目对接12次、实现产品转化60多次。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现有在孵项目26个,在校学生工作室10个。
通过基地孵化项目获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8项,获国家专利30项,培养了长安汽车华捷集团董事长欧阳和平、拥有6个汽车服务连锁店的总经理尹文毅、株洲市淘商大学总经理王婷等创业成功典范。
在2016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区,学校展示的市场营销专业李桂林、马张玲、杨娟、唐佳美等4位同学研发制作的“环保天使”创意垃圾桶,得到了参会领导、代表的高度好评,目前该项目已入驻中国动力谷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学生自主设计、制造的赛车参加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巴哈汽车拉力赛,在由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参加的63个参赛队伍中获得第13名;
2014年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挑战杯”“三创”大赛荣获二等奖。
近年来,湖南省多家媒体对学校创新创业成果进行了报道,先后有20 余所职业院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先后来学校考察调研创新创业工作,极大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