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追赶地位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由于在发动机、底盘等核心领域欠帐较多,尽管大家都很努力而且进步也很快,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欠火候,导致在终端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品牌溢价能力差,产品一直处于中低水平。
因此,自主品牌迫切需要弯道超车的机会,而“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是两个业内公认的方向。
但由于续航、配套和成本等问题,新能源汽车离大规模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智能互联汽车近两年异军突起,很多人认为汽车将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互联终端”,就像智能手机那样。
自主品牌汽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率先推出了互联网汽车产品,6月20日凯翼X3上市,7月6日荣威RX5上市。
并且这两款车型都宣称自己是car on internet,而不是简单的internet in car,区别就是两都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将手机接到车上,其中凯翼X3搭载的是自己独立开发的icar系统,而荣威RX5搭载的是阿里巴巴的yun OS。
提到互联网汽车,以前一直是基于电动车基础之上的,并且绝大多数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除了特斯拉之处,乐视汽车、苹果汽车、蔚来汽车等很多企业出现,都声称要颠覆汽车行业。
但是从凯翼X3和荣威RX5来看,却并没有颠覆者的野心,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汽车,然后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属于“汽车+互联网”的典型案例,最终还是要参与传统汽车的竞争。
上汽有关负责人更是坦率地说,互联网汽车,前提还是汽车,要满足交通工具的属性,其次才是互联网的特色。
从两个“吃螃蟹”的自主品牌车企来看,并没有脱离传统汽车的市场,只是将互联网汽车作为一个新的细分品类,尝试开拓新的市场红利。
纵观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之道,一直都是差异化路线,合资品牌的市场空白点切入,然后再巩固阵地向纵深突破,从最初的小型车到现在的SUV,莫不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自主品牌通过互联网汽车这个细分市场,能否创造新的红利?
从目前上市的两款车型来看,都是具备同级车的全部功能,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内饰作工以及动力性能,都不弱于同级产品。
凯翼X3定位的是目前成长性很好的小型SUV,配备1.6L发动机,售价区间为6.66万元-9.69万元,抛去互联网汽车的概念,这也是一款与奇瑞瑞虎、长安CS35和长城H2竟争的车型。
荣威RX5搭载1.5T和2.0T两款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长城哈弗H
6、广汽传祺GS4和吉利博越等直接竞争,其中普通版车型售价9.98万至13.88万元,智能互联版售价14.88万元至17.98万元。
可见,荣威把智能互联做为一个向高端冲击的撒手锏。
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互联网的功能,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化和比较优势。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集群有庞大的基础、庞大的市场和庞大的需求,智能网联汽车能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这个优势虽不见得是全面的优势,但却是差异优势。
这种智能互联的概念一旦获得市场的接受,这种独特的优势就会不断放大,不仅对于同级的自主品牌车型,对同级的合资品牌,尤其是对于品牌和产品优势并不明显的二三级合资品牌,比如韩系车和法系车等,都会形成挤压。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增多,对新事物开始呈现更宽容的心态,而且他们也有条件进行尝试。
就像凯翼相关负责人说的,汽车发展到今天,汽车的使用场景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也在变,在拥挤的城市,消费者对更高的性能逐渐在淡化,而对互联网这种已经融入生活的东西更为在乎。
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确实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互联终端转变。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在传统汽车的骨架上,添上互联网的血肉,既具有传统汽车的操控感和舒适性和安全性,又互联网的新的用户体验,这种做法虽无法起到颠覆传统汽车的效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对汽车的评价体系,由以往单纯的唯性能论转到用户体验评价是可能的,至少在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来说是很现实的。
相信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种模式将很可能迅速推广,创造新的发展红利期,反过来也会影响合资品牌的智能化升级,或许能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