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功能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来自美国的怪兽饮料(Monster Beverage)也企图入华分一杯羹。不过,因为“怪兽”饮料在国内已有厂家注册,因此这款饮料在国内不能叫“怪兽”饮料。
在美国功能饮料市场,怪兽是仅次于红牛的第二大能量饮料,其2014年的市场份额为39%,直逼红牛的43%。2015年可口可乐以21.5亿美元入股怪兽饮料,收购其16.7%的股权,成为怪兽大股东之一。
可口可乐入股之后,怪兽饮料进军中国市场便提上了日程。不过,除了同样面对红牛、乐虎同行业品牌竞争之外,其还要面对“怪兽”注册商标在国内被抢注所带来的问题。
8月2日,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新闻发言人赵彦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怪兽饮料还未在国内正式上市,现在可口可乐根据此前双方签订的合作的框架协议,帮怪兽做一些代加工,并在相应的市场里面进行销售,预计在一两个月之后会正式上市。“不过叫鬼爪还是魔爪,现在还没有正式定。”
“怪兽”饮料遭抢注
怪兽饮料是一个专注于竞技运动赛事的产品,自去年可口可乐入股之后,怪兽饮料进军中国市场便提上了日程。
去年11月,怪兽饮料的首席执行官罗德尼·萨克斯(Rodney Sacks)便提到要在2016年上半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今年一季度的分析师会议上,其再次强调中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单一市场”,并计划今年在上海、北京和厦门灌装生产怪兽能量饮料,当时已在上海取得了相关的产品批准和生产许可,而北京和厦门两地也正在进行中。
尴尬的是,目前上海已经有一家名为曼斯特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的饮料公司注册了“怪兽”饮料商标,且生产了外表和功能都相当近似的饮料。这意味着,怪兽饮料进军中国将要另外起名。
赵彦红告诉记者,目前叫“鬼爪”还是“魔爪”暂时未确定,“改名也是为了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歧义和纠纷,也是现在的一个解决方案。产品好不好,名字当然很重要,但是也要看产品需求、品质等各方面”。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2002年红牛在美国功能饮料市场有近70%的市场份额,同年怪兽饮料只有不多于5%的份额。但在2014年,怪兽饮料的这一市场份额增至39%,而红牛的市场份额则减少至43%。那么怪兽饮料在中国市场是否将会复制美国市场的神话?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记者,其实叫“怪兽”也好,“鬼爪”也好,对于其进入中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在可口可乐强大的品牌背书下,其实差别并不大,现在关键就是它的定位是什么。
功能饮料烽烟四起
近年来,国内功能饮料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行业竞争也烽烟四起。
据界面报道,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去年的规模约378亿元,而在过去的2009年至2014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1.6%,是非酒精饮料领域内增长最快的类别,预计到2019年,整个功能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13亿元,而听装产品的份额则在875亿元左右。
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怪兽也企图通过可口可乐的渠道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分一杯羹。
不过,国内功能饮料市场高度集中,且竞争剧烈。前五大生产商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其中红牛一家高达70%。与此同时,脉动、启力8小时等功能饮料也在加大推广力度。
赵彦红则表示:“每个市场都有各种各样的竞争品牌,这些都很正常的。我们把怪兽推荐到国内市场,也是看好现在大家的消费习惯,我觉得消费多元化也是一个趋势,消费人群也是有不同的需求的,而多元化产品策略正是我们一直在中国实施的一种策略。”
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从怪兽的品牌定位、6元左右的价格定位等来看,主要的竞争对手只有红牛,因为乐虎和东鹏特饮的价格都在3元左右。但是红牛消费者的年龄跨度较大,因为其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20年,而怪兽饮料的包装和名字都有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其消费群体或定位在95后或者00后,做这一块的精准切割和细分市场,成功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