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进入名单的412款公务车全部为国产自主品牌车型,人们熟悉的奥迪、奔驰、丰田越野等高档公务车型由于属外资或合资企业生产而落选。可以预见,合资品牌已基本无缘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采购(2月26日《重庆商报》)。
政府采购向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倾斜呼吁了多年,终于实现了。今年公车选用车型目录不仅把外资进口车型排除在外,而且也把合资车型排除在外,等于把广阔舞台留给了自主品牌车型。此举不仅鼓励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汽车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主导的局面,而且还降低了公车采购成本,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自主品牌汽车今年之所以能有机会扬眉吐气,首先得益于公车改革。舆论对公车腐败的关注和批评,促使政府下决心改革公车,使得自主品牌汽车有了被政府采购青睐的机会——当公车改革限制了公车的排气量,降低了公车采购的价格标准,“价廉物美”的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就顺理成章。
其次,政府采购公务车向自主品牌倾斜是国际惯例。据悉,在韩国、日本,公务车一律使用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官员若乘坐进口轿车出行会被认为“有损国体”;印度规定,政府各级官员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如今,我们也将遵循这一国际惯例,而并非搞保护主义。
再者,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公务车有法律依据。政府采购法第九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显然,自主品牌车企相比外资汽车大佬属于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来扶持。过去政府采购没有扶持自主品牌汽车,今年弥补了这个缺憾。也就是说,政府采购国产品牌公务车是应有之义。
不过,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公务车究竟能坚持多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2012年的《目录》显然只适用于2012年,以后是否坚持采购自主品牌车型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如果有地方政府今年不按《目录》采购,也缺少相应的罚则。另外,据有关采购官员介绍,汽车品牌进入协议供货目录,只是一种供货资格,并不意味着采购单位就实际采购该类车型。这说明《目录》还不具有强制性。
众所周知,公车采购长期是不透明的,某些地方政府采购公车,事前既不向公众打招呼,采购过程也很隐秘,这样一来,公众如何监督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公务车就是一个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很多地方官员坐惯了合资、进口汽车,恐怕不习惯坐国产车。或是为了享受、为了面子,不愿采购国货。
种种事实和迹象表明,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垄断”公车采购市场,除了自身要强身健体,还有赖于政府健全制度,让公车选用《目录》具有强制性,同时让公众参与监督公车采购,而且还要防止某些外资、合资车企为了分食政府采购这块大“蛋糕”进行游说、公关。当然,更需要控制公车采购。
(文章来源:新浪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