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冬至这一天北方人吃饺子、吃馄饨;南方人吃汤圆;不少北方人在这一天喜欢吃羊肉和狗肉。

虽然从历史来看,冬至无疑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民间传承的断代,已让人们对这个古老节日的记忆渐行渐远。除了到这天吃一顿,似乎太多的表达方式。也许正因为这种漠然,令冬至的商标也能被轻易注册到。经过企服快车的查询,冬至商标已被注册,分别被注册多个类别,尤其是三十类元宵、饺子等糕点为主的食品和四十三类的餐饮。机头取巧者的眼光实在是毒辣,最早注册的是在200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然而在经济发展飞速、总量翻番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或许会让我们面临民间文化断裂的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保障。首先就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