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举行第十五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十年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一批重大战略行动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碳中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组织高校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动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成建制、体系化建设了68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4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支撑有力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自主培养大批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
教育部持续深化科教融合,强化科研育人,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
近三次新增的两院院士,高校占比都超过50%,高校集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总数的近70%。
据调查统计,2021年,高校参与理工农医类研究与发展项目的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比2012年翻了一番。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十年来,高校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十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突破6.5万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
近年来,教育部结合高校实际,企服快车面提升成果质量,强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等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率先调整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推动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落地,扭转高校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导向;另企服快车面加大政策激励,采取多种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目前,高校普遍将奖励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奖励比例达到90%以上,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来源:新华网 记者:孙亚宁】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