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持有人之一王超称,广东一家食品企业开价100万元。这比元旦前媒体爆出的“上海商人开价60万元”足足多出40万元。而最初的注册成本仅为4000多元。
他没想到,当初无心插柳的一举竟带来财富和众人的关注。
【最新】
广东商人愿掏100万
16个月前,因为读了小说《芈月传》,郑州80后王超花4000多元,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注册“芈月”商标。
16个月后,当初的小成本投资迎来惊人的回报。王超表示,一上海商人开价60万元购买“芈月”商标。而当初注册这个商标仅是想开家蛋糕店,只不过因“房租太贵”而放弃。
媒体的介入,将此事引向更大的舆论场。元旦前,王超迎来超过5拨媒体采访,“大概有30家企业打来电话咨询买商标的事。”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上广,远至黑龙江。
2016年1月1日,王超告诉记者,“价格又涨了。广东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老总打电话说愿出100万元。”还约他去广东考察。
“有点蒙,又觉得很神奇。”这是约半个月前,他接到第一个咨询电话时的感受,“当时没觉得会怎样,突然间打电话的就越来越多。”
彼时,《芈月传》刚刚上映。电视剧的蹿红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一下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潘多拉魔盒也自此开启。无休止的质疑向他涌来,很多网友都质疑他在炒作,更有商标界人士怀疑是假新闻,理由是企服快车上并不能查询到申请人为“王超”的信息。
王超向河南商报记者辟谣,申请人用的是母亲李某某的名字,已全权委托给他。
【调查】
“芈月”商标还有一个持有人
相比王超,在郑州做化妆品生意的李某(应要求不具全名),则把自己完全藏匿于风暴后。
记者独家调查获悉,王超并不是“芈月”商标的唯一持有人,李某获得了“芈月”商标的3类和35类使用权。
国际上,商标有45种类别。王超只申请到了29类和30类,其中29类包含肉、以果蔬为主的零食、小吃、蛋等,30类包括咖啡、茶、甜食、面包等。
李某申请到的3类包括洗发液、洗洁精、化妆品、牙膏等,35类包括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广告等。
2014年夏,得知偶像孙俪要拍《芈月传》,李某顺手查了“芈”字,一个释义为“美好的女子”,这恰与他经营的化妆品有联系。当天,他便注册了若干商标,花去数万元。
爆出王超注册“芈月”商标新闻的那天,李某正在开车。听到广播播出的新闻,同车朋友问“说的是不是你啊”,他说“不知道啊”。隔天,父亲问“这芈月商标咋卖恁贵”,他佯装不知情,“谁知道嘞!”
王超咨询的商标界人士评价,“‘芈月’商标最大价值的类别是衣服,其次是食品。其他如租车等类别没意义。”李某并未咨询过手中商标的估值,他的理想价位是60万元。
【暗争】
多家公司、个人参与角逐
因为盲查期的存在,“芈月”商标的申请充满了不确定性,俨然一场宫斗大戏。
2014年9月3日,王超以母亲的名字,申请注册了“芈月”商标29类、30类和35类。“当时在盲查期内,查不到是否已被注册。因为提出申请到录入电脑需要时间,这一过程3到6个月不等,在中国企服快车上是查询不到的,被称为查询空白期。
想了想,王超决定冒险。9个月后,他才获悉,成功了俩,35类被别人抢先一步注册。
这个抢先的人正是李某。2014年7月1日,李某以旗下商贸公司为注册人,申请注册了“芈月”商标3类和35类。
加入“芈月”商标争夺战的并不止上述两家。吉林修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19日递出“芈月”商标3类、5类、29类、30类、35类的申请函。
16天之差,结局迥异。2015年7月31日,其5个类别的注册申请,均被驳回。
其他公司在“芈月”两字上做文章。2015年4月3日,北京云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口气递交7个“芈月轩”商标申请。2015年12月4日,7个商标申请无一命中。商标界人士分析称因其与“芈月”商标有近似性。
2015年9月17日,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芈月传”商标,至今不知是否注册成功。该公司为电视剧《芈月传》的出品方之一。
幸运的是,江苏纳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2014年11月申请注册“芈月娘”商标35类,最后拿到了受理通知书。
【现状】
四个字及以下的商标存量
“告急”
得益于《芈月传》的热播,人们的目光投向这个并不大众的商标注册转让市场。
“商标价值无法准确评估,带有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服装类商标,动辄四五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商标界人士称。
一个愈来愈紧迫的现状也在客观上催热商标转让市场。
“中国商标注册量已经1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一年注册量228.5万件。常用汉字有5500个(另一个版本称常用汉字7000个,总数超过8万个),去掉生僻的、丑的、恶的、不能用的,我们进行了排列组合,发现四个字及以下的商标,仅剩约1100万个。也就是说,再过四年,四个字及以下的商标都注册过了。不想要拗口的和五个字的,你只能买。”河南先风知识产权集团董事长杨易杭这样表示。
正因为谜一样的价值,无法预估的风险暗礁,有限的商标存量,这个市场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部分人士靠拢。
喧嚣之下,也有学者冷静地指出,某些“热点商标”确实对企业拓展市场很有用处,但凭借热点商标一炮而红的企业屈指可数,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服务来说话。
(安徽双赢知识产权法制宣传部 摘编)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