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日,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地的多家餐饮经营者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原因是他们在店招、菜名以及菜牌上使用了“青花椒”三字,构成了侵权。
这让人想到不久前发生的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维权事件,现在青花椒竟然也“躺枪”了。这不禁让人怀疑:
这次商标维权怕又是一场“碰瓷”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青花椒”商标维权
连日来,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多地10余家餐饮企业,因店名含“青花椒”,被告上法庭。原告“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认为,这些餐馆系因店招含“青花椒”字样侵害其商标权。
据查询,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6月24日,“青花椒”商标在2014年7月7日成功注册,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此外,还有“金花椒”、“青花椒花椒鱼”、“清花椒”等多个商标。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8年2月,万翠堂就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开始了诉讼,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共有7条记录。2018年,万翠堂将上海的一家餐饮公司告上法庭索赔200万。法院经审理后,判定被告构成侵权,并赔偿万翠堂20万元。被告上诉后,终审维持了原判。
2020年,江苏两家个人经营的店家也因此成了被告,均被索赔8万元。法院经审理后,均作出了赔偿万翠堂15000元的判决。
2021年,四川广安的一家青花椒鱼庄也被索赔1万元,但最终以万翠堂撤诉结案。
12月25日,万翠堂表示,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正尚律和)发起,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现已责令撤回全部诉讼。
如何看待“青花椒”商标维权?
用了“青花椒”,动辄收传票。这究竟是依法维权还是碰瓷?青花椒是生活中常见的调料,为什么它能成功注册商标呢?
四川是青花椒的生产大省,青花椒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青花椒”作为一种通用名称,不能在方便食品类别中被注册为商标。
由于我国的商标法并不禁止青花椒这样的通用名称跨类别注册,所以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餐饮住宿类别上注册了多个有效商标,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
“青花椒”是一个专有的物种名称,也是大众对某一种花椒的通俗称谓,不应当被申请为商标。万翠堂的行为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很多店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青花椒鱼”等招牌,这些店招里的青花椒,只是加工方式、原料和口味的描述性使用,客观上不会造成公众的混淆误认,怎会侵权?以特定“商标”为饵,以一众中小商家作为猎物,一张律师函,一纸起诉书,围猎做局,显然偏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
如果万翠堂起诉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商标专用权,而是企图通过诉讼赚取利益,损害商户利益,破坏经营秩序,应当追究责任。
恶意抢注不遏制,恶意诉讼难终止。相关部门还是要健全法律制度,严厉打击利用商标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