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波澜再起,起因是微信对支付宝的封杀,随后又把枪口对准非阿里嫡系的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以及非阿里系的网易云音乐。
几款的音乐应用对微信的“威胁性”远不及“支付宝”。
实属“躺枪”。
在这批音乐应用被封杀之后,相继作出回应。
原文略长,这里概述几家回应的态度。
网易云音乐:我们能理解。
虾米音乐:我们很无奈。
天天动听:我们要申诉。
网易、虾米、天天三家回应发出之后得到网民的力挺,在舆情一边倒的状况下,QQ音乐做出了回应:
回到尊重音乐的地方!由于腾讯长期背负“山寨”的企业标签,使得QQ音乐的声明显得颇为滑稽。
但与此同时,媒体开始有对事件背后更深度挖掘的意愿,商业行为还是版权打击?这两个问题被提到台面。
对于是否缘于商业利益,腾讯方面未予置评,仅表示封杀部分音乐应用的链接是因为第三方应用涉及音乐版权问题。
版权问题,成为了QQ音乐手中最关键也是唯一的一张牌,但是这张牌到底能否打得出去?先来简单了解下国内数字音乐市场的概况。
严格来说,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平台不存在版权问题,原因如下:
首先,基本每个音乐平台都会有来自于“第三方“的音乐资源,而第三方资源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第三方资源意味着”抓取“,当然这种”抓取“有一些是与被抓取方达成共识和授权,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非授权。
而更多的时候,其实第三方并非是真的从第三方”抓取“,资源很有可能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标注来源第三方,更多是为了规避风险。
其次,数字音乐是由传统的音乐产业过渡而来,所以会产生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这要比视频的版权问题复杂的多。
同一首歌,可能分别有作词权、作曲权、演唱权、录制权,如果一个艺人更换了所在公司并分别录制的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曲,那么这两家公司都会拥有同一首歌的不同录制权。
目前还没有企业或者机构能够把市面上的音乐版权统一规范管理,所以各个音乐平台存在着彼此侵权对方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每个音乐平台都有着“原告“和”被告“的双重身份。
再次,版权付费的模式有多样,但是国内最多最普遍是“按照年度统一授权曲库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付费模式会导致产生很多版权授权的”年度临界点“,所以就存在着这一刻还是我的版权,下一刻又成为了别人的版权。
最后,目前的数字音乐市场还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即联系不到版权方的音乐作品。
譬如海外的小门类音乐,譬如时间很早期的音乐作品。
但是有这些音乐作品的使用需求,平台也提供的相关作品,但是版权方联系不上,这虽不是主管意识上的侵权,但严格地来讲,是存在版权问题的。
所以,版权的混战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我们不可否认是的目前的数字音乐版权问题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开始愈加完善,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解决的可行性是很小的。
关于版权问题,有媒体在多方求证,看下各家回应:
网易云音乐工作人员:
版权的问题之前一直有讨论,双方都已各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
我们会尊重法院的司法裁决。
虾米CEO王皓:
腾讯所宣称的版权问题对虾米来说完全站不住脚。
他们(指QQ音乐)说虾米侵犯他们版权,那反过来也一样,他们侵犯了虾米的版权。
腾讯公关负责人:
QQ音乐不能说100%没有版权问题,但如侵权,肯定第一时间下架。
各方回应话术不同,但基本潜在有一个共识:版权问题很复杂,各家都有问题。
基于这样的情况,让微信因“版权问题“而只封杀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QQ音乐却可以继续在微信分享,这使得微信的封杀标准有失偏颇。
抛开这些,那为什么在自身还存有问题的情况下,QQ音乐要跳出来将版权呢?一句话:
时间不等人。正如前面提到,音乐版权的购买模式是具有时效性的,腾讯近来重金购买了大量的版权,在这个版权到期之前,必定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等版权到期,则会让自己失去一定的话语权。
无可厚非的是目前腾讯手上有一大批版权,但是忽略了自己还存有没有版权的音乐作品。
任意放任对手增长,会在未来给自己埋下无穷的潜在威胁。
微信作为目前在移动互联网中重要的分享渠道,堵死这个出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竞品被更多人知道,从而起到压制对手增速的效果。
在媒体报道此事的时候,多会对网易云音乐的遭遇冠以“躺枪“之名,因为之前腾讯的封杀对准”阿里系“的,这次加上网易云音乐,微信可以对外说,我们一视同仁,并没有针对阿里系。
封杀支付宝是腾讯的”战略“打击,但音乐还打不到”战略“层面,这样的”扫射“,是有意想避开外界流传腾讯惧怕阿里移动支付的论调,试图转移焦点。
此事件令腾讯的口碑受损,从QQ音乐升级到微信,直至腾讯的企业层面。
其中特别是微信,作为腾讯多年来唯一一款可以抛开原有企业负面口碑的产品,在此事件中被冠以“不开放“、”打压对手工具“等标签,对产品形象伤害较大,另外封杀目前口碑较好的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会一定程度上伤害到自己的UGC和用户体验。
然而,此举却能为自家音乐产品在微信中剔除了主力竞品,获得了相对独家的分享环境,不得不说是QQ为了保住地盘,让微信帮着挡了子弹。
对于被封杀方来说,微信此举使其失去了目前移动互联网中一个重要的分享渠道,然而在口碑和知名度上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与腾讯交手,很多网民把对腾讯的负面印象转化成对被封杀产品的正面印象,相信会在短时间内带来用户的激增。
另外分享是用户的“软刚需“,意愿较强,微信的屏蔽,会让产品的部分忠诚用户转战产品内分享。
关于应用社交,虾米和网易云音乐都有基因,网易云音乐在此方面的功能更多,甚至在回应被封杀时直接喊出回归网易云音乐产品内分享的号召。
由此,微信的强行封杀,有可能会”逼迫“网易云音乐和虾米用户激活产品本身的社交功能。
总之,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考验产品内功的时候到了。
综合双方来看,都各有利弊,但是腾讯方的“利“是强行获取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发酵的,因为当决定下手时,这个”利“就产生,对于之后发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除了不可避免的几个原因之外,腾讯方有几处失误,供大家思考。
首先,微信封杀3款音乐应用时,没有发布任何声明,使得在被封杀方回应时自己处于被动;
其次,微信封杀3款音乐应用,3款音乐应用回应微信,但是之后却由QQ音乐来回应,这是一个不对等的交流,QQ音乐算是“自己冒出来“参与这件事,让网民坐实“封杀是为了自家产品“的印象;
再次,在QQ音乐没有处理好自身版权的情况下提出竞品的版权问题,在被网友抓住小辫子后,无法辩驳,不仅使得“讨伐“的证据没有说服力,反而使自己暴露于侵权风波中;
最后,公关口径不统一,在微信方给出“封杀是因为版权原因之后“,腾讯公关负责人给出” QQ音乐不能说100%没有版权问题“的论调,让自相矛盾,当被问及既然QQ音乐有版权问题为什么却未遭封杀时,微信方无法回应。
这让”微信自设屏蔽准则“、”不正当竞争“”不公平对待“、”QQ音乐版权有问题“的负面话题被传播。
并引发媒体关于”微信封杀是否具有法律依据“的更深层次思考和传播。
以上是目前微信封杀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三款音乐应用的事件概述,孰赢孰败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在多年后我们回顾现在的时候,肯定会发现,这会是某个企业或者某个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