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知识产权作为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由于要素选取不同,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没有定论。
近两年,以知识产权要素密集为表征的产业经济贡献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显示,知识产权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保障,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则是具体的表征和体现,知识产权驱动的实质就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驱动。
2012年4月,美国商务部联合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
产业聚焦》,首次提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知识产权强度高于平均水平的产业。报告指出,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当某一行业单位就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高于平均值时,该行业就被认为是专利密集型产业。
如2004-2008年,美国平均每1000个就业岗位拥有25.5个专利,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拥有277.5个,高于平均水平,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
二是商标密集型产业,其衡量方法与专利密集型产业相类似。
如2004-2008年,美国平均每1000个就业岗位拥有1.8个商标,而音频和视频设备制造业拥有82.5个,高于平均水平,属于商标密集型产业。
三是版权密集型产业,与前两者不同,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调查指南》中的定义,所有参与生产版权作品的行业都被视为版权密集型行业,如报纸、期刊、图书出版业等。
报告还用一组数据表明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美国整个产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2010年,美国75个产业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数量占313个总产业的23.9%;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美国GDP贡献了5.06万亿美元,占GDP的34.8%。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一国经济的贡献价值巨大且逐年上升,使人们意识到该产业不仅能够带动一国的经济发展,也解开了知识产权对经济贡献的“黑匣子”。
【一品标局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
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