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将“双十一”注册为商标,并向各大媒体发出了商标法律文件,希望阻止各电商平台上线所有带有双十一相关字眼的宣传广告。更多商标注册查询和商标注册申请的内容欢迎到一品标局企服快车进行咨询。
此举对于所有电商平台来说无异于一场珍珠港偷袭。在摩拳擦掌的双十一电商节前夜,突然遭遇重创,令京东也好,汽车之家也好,都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甚至连汽车厂家的自身推广广告都不得不把双十一改成“11·11”。
对于汽车人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意识到商标抢注的危害性了。从特斯拉和占宝生的商标之争,到后来长安和广汽的V标之争,其中有的是恶意抢注,也有的是无心插柳,但无论怎样,都在汽车圈引起了轩然大波,费时一两年才最终做了了结。
相比互联网人的灵活多变和野蛮生长,汽车人多数显得有点保守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渠道、营销,反而在上升到知识产权保护等多角度的全方位商战上,还是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
互联网老大阿里巴巴这一次大战前的突袭,不仅给互联网同行上了一门课,也给刚刚踩了一脚互联网的水的汽车企业上了一门课。为何阿里巴巴在拿到商标一年之后,最近才公布商标归属的事情呢?商战目的可见一斑。
商业的世界就是这样,只有规则,没有道理。特斯拉可以谴责占宝生,但最终并没有起诉成功,还是只能跟他进行和解。如果广汽和长安不是都同属于体制内的企业,双方领导也不想在商标这事纠缠的话,就像之前传言的那样,就算商标转让费得上亿,长安也是不得不掏这个腰包的。
值得汽车人深思的是,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是否还有漏洞?知识产权保护如何能够成为我们在商战之中的又一武器?尤其我们很多自主品牌向海外市场进发时,一定要抢先在未来希望进驻的目标市场里头先把商标拿下,以保万无一失,不要重复特斯拉在中国的悲剧。
最后再给不能使用双十一商标的所有阿里巴巴以外的电商平台,免费赠送一个建议。大家统一口径把“双十一”换一个新的称呼,然后再集体注册共享同一个商标,疯狂地宣传和使用新的商标,比如“电商节”等等,慢慢地让消费者认可新的称呼,而不是双十一,这样就是对阿里巴巴最好的反击。到那时阿里巴巴手里的商标就毫无价值了。
随着汽车行业跟互联网的交互越来越深入,所有车企面对的竞争者都不再是传统汽车圈的那些老对手了,互联网巨头正在虎视眈眈。汽车人,该更主动地起来反击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