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鱼油原料分为三个等级:食用鱼油、饲料鱼油和工业鱼油,仅食用鱼油可供人类食用。
食用鱼油为深海鱼类体内不饱和脂肪的简称,一般以寒冷地区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鱼类脂肪作为提取来源。
而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逐步衰退,海水或淡水养殖鱼类甚至水产加工下脚料被大量用于提炼食用鱼油产品。
而国外部分食用鱼油加工企业对鱼油原料管控不严,导致进口食用鱼油产品也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据IFFO(海洋原料组织)称,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食用鱼油原料来自水产加工回收废料。
养殖鱼类及其下脚料提取的鱼油营养价值低,且很多存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以及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长期服用对消费者健康相当不利。
同时,目前国内市场上部分不法商贩从水产加工厂购入低价饲料鱼油甚至工业鱼油,通过精炼提纯来冒充进口深海鱼油产品出售给消费者,或者在进口鱼油中添加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低价油脂,长期服用这类掺假产品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产地不重要,DHA和EPA含量才是鱼油品质关键
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食用鱼油进口主要来自秘鲁、越南、印度、挪威等国,其中越南、秘鲁和印度排名前三,占全部进口量的95%以上,而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口鱼油总量不超过5%。
我国市场上的深海鱼油很多都印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字样,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众所周知,影响鱼油品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DHA和EPA的含量;一个是有害杂质的含量。
前者决定它的“功效”,后者影响其安全性。
但是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这些因素都取决于厂家本身。
目前由于深海鱼油的保健品属性,国内外对它的组成成分并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是否可靠取决于厂家的诚信。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鱼油保健品多为胶囊状,我国相关标准中对该类鱼油胶囊有详细的规定,除了要求DHA和EPA的含量要满足标签中的标示量以外,对其他重金属、致病菌等项目都有明确要求。
其实国外市场上曾发生美国、英国多家知名供应商的十余个品牌鱼油多氯联苯超标的情况,因此全进口的鱼油产品也并非万无一失,国内也不乏有质量过关的高品质鱼油保健品。
如何选购安全有效的鱼油产品
其实,不管是进口货还是本土货,安全有效才是选购鱼油产品的唯一标准。
鱼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该如何分辨呢?
首先是看外包装,鱼油产品属于保健食品,外包装须有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并且还必须标注EPA和DHA含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鱼油胶囊的胶皮一般为浅黄色或红棕色,有明亮光泽,70℃至80℃的温开水就能溶解胶囊皮。
其次是看内容物,好的鱼油呈淡黄色,色泽清纯,明亮,鱼油胶囊颗粒均匀,不含杂质。
优质的鱼油软胶囊入口咬破后应有淡淡的鱼腥味。
最后是看产品流动性,如果将高品质的鱼油和普通鱼油同时放入冰箱30分钟以上,普通鱼油在零摄氏度以下将凝固结冰,而高品质鱼油则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另外还要提醒消费者,不同类型的人群适用的鱼油保健品也不尽相同,例如青少年和孕产妇应补充DHA为主,中老年及血脂高的人群应补充EPA为主,但EPA含量高的鱼油产品则不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服用。
(宁波检验检疫局 周哲)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