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企服快车律师 给大家分享: 高铁领域知识产权介绍,“轻松筹”商标侵权案讲解。
高铁领域知识产权介绍
近期,我国高铁领域喜讯频传。
试验列车单列最高运行时速达453公里,新一代动车组研制取得新进展;复兴号动车组从西宁首发开往格尔木,青藏铁路迈入动车时代。
高铁领域新进展新成绩不断涌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加强的体现,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生动实践。
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何炼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之重器,高铁的研制需要高校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过程中要坚持自主创新,做好知识产权工作,这对于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新纪录 刷新中国速度CR450动车组试验列车在湄洲湾跨海大桥以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
试验列车在海尾隧道以单列时速420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40公里运行。
试验列车单列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53公里,标志着CR450新一代动车组研制取得新进展。
CR450动车组试验列车由我国自主研发。
此次性能验证试验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组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所属企业、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相关单位共同实施,通过开展57项科研试验,验证CR450动车组新技术部件的技术可行性、性能稳定性。
据国铁集团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试验开展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获取了新技术部件在不同速度条件和桥梁、隧道、曲线等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数据特征。
更高时速运行条件下的性能验证试验表明,新技术运用实现了动车组相关指标的新提升,高铁安全性、功率、能耗、震动、加速性能、制动平稳性等重要指标将持续领先世界,为研制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CR450动车组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实现铁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巩固和扩大中国高铁世界领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50公里,再到如今的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试验成功,高铁的每一次提速升级,都彰显了我国铁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公司在高速铁路系统集成与联调联试、高速铁路轨道、高速综合检测、高速列车等方面拥有技术优势。
在此次试验中,公司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选派所属单位和部门技术骨干500余人参与试验,确保CR450动车组试验数据充分可靠。
新跨越 拓展地域广度驰骋在“世界屋脊”上,中国高铁实现新跨越。
作为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车浦镇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公司营造了鼓励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研制高铁保驾企服快车。
公司会给予提交高价值专利申请的研发人员一定的奖励。
此外,为了能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公司形成了一套技术引进、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中面向专利的监督及风险控制等预案措施,并成立了紧急预案研究处理团队,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将快速形成应对措施。
上述负责人介绍。
“轻松筹”商标侵权案讲解
因认为注册商标“轻松筹”被侵权,上海追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北京轻松筹公司构成侵权,判令其赔偿上海追梦公司经济损失等58万元。
上海追梦公司诉称,2014年9月,公司推出一款基于 社交圈的筹款工具“轻松筹”,具有较高知名度,并于2022年6月28日获准在第35类、38类和42类商品上注册“轻松筹”文字商标。
然而,北京轻松筹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网站、 “轻松筹”及安卓手机APP“轻松筹”上发布了大量众筹项目信息,突出使用了“轻松筹”文字,该标识与原告商标相同,且其提供的服务属于原告商标核定的服务范围,容易造成公众混淆,其行为构成侵权,故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等共计2000万元。
北京轻松筹公司答辩称,众筹是一种融资、金融服务,其于2022年7月21日获准在第36类金融服务类别上注册“轻松筹”商标,并将该商标使用在金融服务上,不属于原告商标核定使用服务范围,故不构成侵权。
此外,其经过大量使用,已与“轻松筹”建立了明确固定的联系,而原告未在注册的服务类别上使用涉案商标,故被告的行为不会与原告提供的服务产生混淆,不同意原告的诉请。
法院认为,被告通过其经营的网站、 及APP,为众筹项目发起人公开发布包含商业类筹款项目在内的信息提供平台,属于原告涉案商标第35类核定服务项目中的“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服务,其行为容易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且已有证据证明相关主体对原被告双方提供的服务实际产生了混淆。
因此,被告的行为对原告构成侵权。
深圳海关创新专利权联动保护机制介绍
根据深圳海关在边境保护中查扣取得的关键证据,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主动对外国涉嫌侵权企业提起“337调查”申请,并于2022年10月被正式立案。
截至2022年4月,17家被告与该中国企业签署了同意函或和解协议,深圳海关助企维权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深圳海关从龙头企业培塑、口岸精准拦截、属地联动监管、后续司法衔接等环节探索联动保护机制,通过“口岸拦、属地挖、源头治”全链条保护,积极帮扶企业降低维权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022年,“深圳海关创新专利权联动保护机制 打造助企维权新路径”入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
助企维权,拓展“培”的覆盖范围。
“我们的一件外观设计专利被侵权了,如不查扣,侵权产品就要出境了。”2022年9月,广东某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找到深圳海关,企业负责人非常焦急,深圳海关执法人员耐心向权利人介绍了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相关政策,并在收到权利人提供的侵权证据、信息和扣留申请材料后,第一时间依法扣留了相关货物并进行处置。
近年来,深圳海关积极开展助企维权,培塑创新企业提升维权意识和能力,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延伸到街道、社区,比如,深圳海关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点对点”联系机制,“一对一”指导企业制定综合维权方案,帮助企业从被动式保护向主动式保护转变,在进出口环节获得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深圳海关知识产权保护部门有关负责人举例介绍,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海关边境保护,先后与18家企业签署了专利实施许可协议书,与37家企业签署了一次性授权和解协议,创新成果获得有效保护。
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关区企业在海关总署备案有效专利589件,占全国的26%。
精准拦截,强化“查”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深圳海关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侵权风险联合研判工作站,根据权利人提供的侵权线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完成对涉嫌侵权企业的锁定,在口岸精准拦截涉嫌侵权产品。
“我们可以提供侵权企业的线索!”2022年7月,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有关负责人紧急找到深圳海关。
根据相关侵权证据,深圳海关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迅速锁定了涉嫌侵权企业,一周内连续查获分别由2家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4批180万余件涉嫌侵权产品。
近年来,深圳海关通过建设大湾区风险情报工作站、收集境外侵权反向通报、建立健全大数据分析模型等手段,联合地方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开展侵权风险联合研判,精准锁定涉嫌侵权企业及相应集装箱,实现在口岸的精准拦截,助企海外维权取得历史性突破。
多方联动,注重“治”的协同效果。
近年来,深圳海关通过全国海关执法联动机制,向相关直属海关通报侵权信息线索,有效打击侵权货物“口岸漂移”;与各级法院建立协作机制,快速办理专利侵权案件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证据调取等工作,服务权利人通过行政和司法多渠道、全方位维权。
更多关于高铁领域知识产权介绍,“轻松筹”商标侵权案讲解 的资讯,可咨询 企服快车。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