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对我来说,他穿的鞋是骆驼牌的,车上的蓄电池也是骆驼牌的,他很惊讶现在的企业卖鞋还做电池。
我告诉他不是一个厂家。
朋友不做企业也不做商标,不知道法律允许不同的人在不相同和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试用相同近似的商标。
现在的企业多种经营又是普遍现象,朋友以为一家企业卖鞋有做电池也不奇怪。
虽然就骆驼这个品牌来说,生产鞋和生产电池的还真不是同一家。
人类社会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繁多,为了注册商标方便,全部的商品和服务被分为45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分若干个小组。
一般来说不同小组的商品被视为不属于类似商品,比如服装和电池,就分在不同类别中,可以由不同的厂家分别注册为商标并使用。
我自己曾审理了多个骆驼商标的案件,加上我家不远处就有一家骆驼鞋专卖店,朋友的话还真引起了我对骆驼商标的好奇。
查询后发现,骆驼还真是受欢迎,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上有几十家企业先后注册的骆驼商标,不过最多的是以下四家。
一家是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拥有的最早商标是从雷诺士烟草公司(美国)受让来的第167435号骆驼商标,1982年12月就获准注册,指定使用商品为烟草、烟草制品、烟具、火柴、打火机。
另一家是广东骆驼服饰有限公司,其骆驼商标主要注册在服装、鞋等商品上。
注册最早的是第231562号骆驼商标,指定使用商品只有一件塑料鞋。
这件商标由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橡胶厂于1984年申请注册,后转让给自然人万金刚,2012年转让给广东骆驼服饰有限公司。
万金刚于2003年开始大量注册骆驼商标,后来把服饰类商品上的若干件商标都转让给了广东骆驼服饰有限公司。
该公司现在有包括驼车、驼铃、各种骆驼等400多件商标,而且坚定地不允许其他人在服装类商品上染指骆驼商标,先后提起了200多件商标异议和无效案件。
而遍布大街小巷的骆驼鞋、服装专卖店,以及网店,应该就属于这家公司。
还有一家也用骆驼商标的是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最早的骆驼商标也是由其前身包头市制酒厂于1998申请,指定使用在酒(饮料)类商品上。
内蒙古的企业喜欢骆驼应该算是最顺理成章。
我没喝过骆驼牌酒,但网站上他们的宣传语是“喝骆驼百年,行沙漠草原”。
再一家就是生产蓄电池的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拥有18件商标,基本都在电池产品上,最早一件是1981年由湖北省谷城县蓄电池厂申请的。
上面这四家气的骆驼商标,在各自领域里以各自的方式走着各自的路。
虽然有单峰双峰的区别,但作为消费者,估计也没有谁会特别注意一只商标里的骆驼是单峰或双峰,不把各种骆驼都归于一家已经是万幸了。
其实在不同商品上,不止骆驼各有其主,其他真实存在的名称也很难一家独占,如苹果手机和苹果牛仔裤也分种不同厂家。
能够独占的只有那些独创的臆造词,比如海尔,绝对只属于海尔公司一家。
但会臆造词的不止有海尔,比如这一家企业,就申请注册了下面这件商标在服装商品上。
这件创意商标还没有进行初步审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想都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记上一笔。
但骆驼商标的故事,却不是千把字能写出来的。
哪只骆驼里都藏着几十年的岁月,总有些日子精彩到值得大书特书,以后有时间,容我慢慢道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