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框架眼镜类产品的发展、设计要素以及目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如何提交符合清楚表达标准的申请文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十三世纪后半期,意大利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副带有镜框、可以用于佩戴的眼镜。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成熟,在十八、十九世纪,眼镜开始流行并成为当时贵族、富人才能拥有的一种高端时尚配饰。
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塑料,眼镜框的生产材料也仅限于金属和皮革等部分天然材料。
到二十世纪后半期,随着各种新型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眼镜才不知不觉地从生活用品过渡到时尚用品的行列,并逐渐从配件转变成了必需品。
框架眼镜产品分类
随着眼镜工业的发展,用于生产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新材料在框架眼镜制造中的应用层出不穷。
为了同时满足功能和装饰性的双重要求,用于制作镜框的材料不仅要“轻”,佩戴时要舒适,还要同时满足“耐用、时尚”两要素。
目前,常用于眼镜架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天然材料三大类。
按功能分,框架眼镜可以分为以视为功能为主、以装饰功能为主两类。
框架眼镜最早出现即源于其功能性——可以帮助人们视物更加清楚。
因此,各类用于矫正视力的框架眼镜仍然在该领域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视物功能为主的眼镜在设计时会着重考虑镜片、镜框的材质、整体的重量以及佩戴者的体验。
以功能为主的框架眼镜在外形设计上少有夸张的形状和图案,多为规正的几何形状,例如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相对于以装饰形为主的设计来说,对材质的要求更高。
如今,现代消费观念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框架眼镜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更多,更细致,尤其是在装饰性的考量上,形状、图案、色彩等三要素与人体工程学和美感的结合更加紧密。
以装饰功能为主的框架眼镜,在形状设计方面,涉及题材主要以各类几何形状居多,但针对不同的性别、年龄和脸型,会有多种具体形状的设计。
例如大方形的框架眼镜更适合男士佩戴,能给人稳重、端庄的印象,带有尖角且装饰略夸张的更适合女士佩戴,既能修饰脸型又带有饰品装饰功能;再以镜腿的弯度来说,亚洲人的脸型比较扁平偏圆胖,鼻梁矮,镜腿的弧度就会做得大一点,并辅以增高鼻梁的设计。
在图案和色彩设计方面,以装饰功能为主的框架眼镜会针对不同的肤色、风格加入相配合的设计,例如桃红色更适合浅肤色,银灰色更适合深肤色等。
色彩学、美学的发展为装饰形框架眼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按照结构划分,框架眼镜可分为无框、半框和全框三种。
目前在该领域产品中,上述三种为主流设计,但随着设计的推陈出新,框架眼镜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此,独特新奇的形状越来越多,例如以动植物为灵感设计的形状以及以卡通形象为灵感设计的形状等。
按表现形式划分,框架眼镜可分为单品设计、系列设计、再设计或者改良设计三类。
所谓单品设计,即对单一产品在其形状、图案及其色彩等设计要素上进行的设计。
所谓系列设计,即多件产品具有统一的风格和整体一致的视觉特征。
比如在材料的选用、形状的设计以及图案色彩的搭配上会采用相同的设计理念。
在框架类眼镜产品中,常见的系列设计以卡通形象、植物、几何形状为主。
对于此类系列设计产品,申请人可以考虑以相似设计的形式提交。
所谓再设计或者改良设计,即在经典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风格、年代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例如雷朋飞行员款太阳眼镜由于其经典的设计,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即成为墨镜界长盛不衰的一款产品,因此多年来不断被各品牌模仿,并在其基础上对镜框、镜腿的具体形状进行局部再创新,但依然承袭其经典的硬朗、大方、简约的风格。
对于此类设计,设计者应把握好再设计或改良设计的边界,避免出现抄袭的现象。
清楚表达产品视图
由于框架眼镜类产品材质包含金属、树脂、玻璃等易反光的材料,并且出于装饰性的要求,在产品表面会有图案、纹理等细节设计,一些申请人在制作专利申请文件时,视图中的产品表面会出现强光,反光以及表面过暗导致产品表面的色彩、图案等设计细节不能清楚表达的情况。
另外,有些视图中的产品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展示为折叠状态,但缺少折叠状态的相应其他视图,折叠状态视图表达不清楚,无法清楚地表达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
框架眼镜类产品为立体产品,因此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针对玻璃、金属或者其他容易反光材质的产品,在拍摄时应避免强光、反光,外缘轮廓线应清晰,一些体积较小或设计较细致的产品,比如带有细小图案或者纹理的眼镜框,应当将产品的细节表达清楚,例如除提交了六面正投影视图外,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申请人还可以提交剖视图、变化状态立体图和参考图等。
此外,设计的产品不应有叠压、遮挡部分,必要时申请人应当提交局部放大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镜类产品除制作工艺更加精良外,在形状、图案及表面纹理的设计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各时尚品牌,几乎每季都会推出新款。
但基于该类产品的装饰性高、更新速度快、抄袭难度低等特性,该类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存在不少抄袭现有设计的情况。
笔者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19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的框架眼镜类产品的评价报告申请共83件,其中有20%最终给出了否定结论。
本文对框架眼镜类产品的发展、设计要素以及目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如何提交符合清楚表达标准的申请文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初步建议。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框架眼镜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地满足视物清楚,而是向舒适、美观等方向延伸。
在该类产品的设计方面,日本和欧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设计师如何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设计潮流中奋勇向前,如何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更好地保护设计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需要设计界、消费者以及专利从业人员等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本文仅从专利申请角度给出初步建议,以期为框架类眼镜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