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昨天收到过很多粉丝的留言,大多都是有关于如何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围绕“怎么判断商标欺骗性”在粉丝社群里进行过讨论。
同时秉着专业负责的态度,我们将该问题整理出来,通过本篇文章来为大家进行分享。
如果目前您正在为怎么判断商标欺骗性的问题而苦恼,那么您也可以通过文章下方联系我们,我们会给您一对一的专业服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带有欺骗性的商标
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误认的。”从文义上来看,其中“欺骗”是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误认”是指错误的认识。
总体可以理解为:商标标志故意曲解商品或服务在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等方面的真相,使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等特点或产地产生错误的认识。
关于该条规定前后的逻辑关系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是同义解释关系,即“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误认”是对“欺骗性”的解释说明;
二是并列适用关系,即商标标志要同时具有“欺骗性”和“误认”的情形才能适用该条款;
三是选择适用关系,即商标标志只要满足“欺骗性”或“误认”其中一项便可以适用该条款。
“欺骗性”系对该条款的概括归纳,后者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来解释“欺骗性”的具体情况。
条文中除明确质量与产地两种具体的误认情形外,还用一个“等”字来概括与质量特点相类似的误认情形。
实践中,“等”字往往包含以下情形:商品的原料、商品的功能和用途、商品或服务的种类、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服务的内容、商品的型号、商品的重量、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生产时间、商品的技术特点等。
特价商标怎么区分带有欺骗性?
特价商标带有欺骗性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第一、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
质量即为商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
但是,商标是中性词,本身就无优劣之分。
特价商标标志中如果涉及对商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描述的文字,往往是积极方面的词汇。
要在理解商标标志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判断。
例如,针对指定使用在第25类服装、帽等商品上的“健康棉彩”商标,商评委认为申请商标“健康棉彩”在指定使用商品上使用,易使消费者理解为有利于人体健康、对皮肤无刺激等作用的棉织物,从而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原料等特点产生误认,构成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情形。
第二、易使公众对特价商标产地产生误认:
《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中规定:特价商标由本条以外的公众熟知的我国地名构成或者含有此类地名,使用在其指定使用的商品上,容易使公众对商品产地产生误认的,判定为具有不良影响,适用第二次修正的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予以驳回。
第三、易使公众对特价商标生产者产生误认
企业名称是一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也是最原始的识别商品来源的标志,没有充分的理由禁止商标由企业名称构成或者含有企业名称,但商标中的企业名称应当与申请人名义保持一致,否则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生产者产生误认。
这种情形与上文中提到的商品产地误认比较相似,具有欺骗性。
简述欺骗性标示具有哪些特征
1. 欺骗性标示的含义
欺骗性标示,是指经营者对其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作出不实标记或陈述的行为。
比如,将一般白酒装瓶后贴上“茅台”商标的行为,或者在不含有人参成分的保健品外包装上成分一栏写上“含有人参10%”等。
欺骗性标示分为仿冒和虚假陈述两类。
2. 仿冒
(1) 仿冒的概念。
仿冒,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近或相同的商业标识和外观的行为。
(2) 仿冒行为的表现。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以下四种仿冒行为:
①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②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中黄,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③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④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3) 仿冒行为的特征。
仿冒的对象是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仿冒的方式是使用与其他经营者相同或相近的商业性标志;仿冒的目的是分享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的商业利益。
3. 虚假陈述
(1) 虚假陈述的概念。
虚假陈述,是指经营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信息所作的不实介绍。
(2) 虚假陈述的方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虚假陈述的方式包括在包装、装潢或广告中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3) 虚假陈述的特征。
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经营者,包括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广告经营者;虚假陈述的内容是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除商业性标志以外的其他信息;虚假陈述的方式是对商品、服务或经营者自身所作的任何介绍;虚假陈述的目的是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交易机会。
(4) 虚假陈述的认定。
一般的虚假陈述可以根据陈述内容与对象的一致性进行判断,相对比较容易。
而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判断则相对困难。
概括立法和实施的经验,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可以从认知的致误性、受众的一般性、认知的常态性、广告的整体性和致误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如今伪造商标很多,怎么判断一个商标是不是真的?
一、我们除了可以从证书上,识别到该枚商标的真假外,从它的申请号上,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该枚商标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它的信息,是否与该证书上所表示的一样。
对比它的日期,或是持有人姓名等,商标是否是真实的,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了。
二、个人在买卖的过程中,除了有可能会遇见以上虚构根本没有的商标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就是该枚商标或许曾经是真的被申请过,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例如错过了续展时间,或者是三年没使用过而被撤销,导致了该枚商标,其实是处于无律法保护的无效状态,这个时候,该枚商标和假的商标,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怎么判断商标欺骗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何判定商标侵权行为、怎么判断商标欺骗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