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1997年投资报告》统计,全球有44000个跨国公司有在国外280000个子公司和附属企业。
所有的著名品牌都是由跨国公司建造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品牌是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的。
品牌只有在同世界上其他品牌的竞争和合作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随着中国入世在即,我国品牌也将面临着全面的挑战。
就拿手机来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量比整个欧洲的销售数量还要大,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得世界各大手机生产商纷纷把目光瞄向中国,中国企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品牌,本国经济将被控制于别国之手。
我国原有八大名牌饮料:北京的“北冰洋”,沈阳的“八王寿”,上海的“正广和”,广州的“亚洲”,重庆的“天府可乐”,武汉的“大桥”,青岛的“崂山”,天津的“津美乐”,除了“正广和”没有合资之外,其余厂家已全部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并。
这些品牌已经在市场上消失或者正在消失。
广州洁银日用化工厂的“洁银”商标折价200万美元与美国高露洁公司合资后,“洁银”的知名度大跌,正在逐渐被高露洁这个外国品牌所代替。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企业清醒认识到独立品牌的重要性。
不少国外大公司曾与燕京接触,欲与之进行合资。
但燕京人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们很清楚外国人的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控制燕京,利用燕京已有的市场来为外国品牌开路。
燕京一直坚持合资不失控股,合资不用别人商标的原则。
这种独立发展战略造就了中国燕京这个品牌。
他们主动出发,积极抢占市场,使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5%上下,有效地阻止了外国品牌对北京市场的进攻。
同时,燕京把目光瞄向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低价位策略使它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在北京地区,普通啤酒一瓶两元左右,远远低于南方地区,燕京啤酒功不可没。
我国不少企业虽然把产品打进了国际市场,但用的却是外国企业的商标。
这种做法虽然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却丧失了建立自己品牌的机会,这是不足取的。
乐凯则不同,始终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之路。
乐凯胶片公司虽然其销售量只是占了世界感光材料市场的1%左右,但是它一直坚持条件对等的合资方式,拒绝被国际大公司控股。
如果乐凯沦为柯达或富士的子公司,国内的其他感光材料厂家将全部被挤跨,中国感光材料工业将不再存在。
乐凯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支撑着中国感光材料民族工业品牌,也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发生在其他企业的惨痛教训更是证明了乐凯的正确。
在乐凯研制出第一代彩卷后,柯达和富士终于同意向中国出售感光材料的生产技术设备。
福达、开元分别耗资上亿美元引进了柯达、富士的生产技术设备。
但是,对方的关键技术却是不转让的。
福达公司在引进了设备后发现,这些设备只能使用进口原料才能生产,这就导致了企业对外方的过度依赖。
开元则由于成本过高而长期亏损,公司则基本上没有正常运转。
两个企业都处在高负债状态,他们开始尝到了没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的苦果。
柯达、富士在与乐凯的接触中都曾提出过十分优厚的合资条件,但前提是乐凯必须放弃自己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也就是说乐凯必须放弃自己的品牌。
乐凯拒绝了,乐凯的独立发展战略不仅仅使它生存了下来,而且逐渐发展壮大,产品与柯达、富士的差距越来越小,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三者鼎立之势。
乐凯终于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品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