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虾米音乐官方宣布将于2月5日0点停止服务,即停止所有歌曲试听、下载、评论等所有音乐内容消费场景,停止个人资料导出或下载,仅保留账号资产处理、网页端音乐人提现服务,一时间引发众多音乐爱好者的不舍,也触发了业界的思考——在互联网行业蒸蒸日上、突飞猛进的当下,为何一款有着不错品牌理念、可观粉丝流量及个性化产品服务的软件会落到今天如此地步?
对此,各种原因分析也纷至沓来,如当初虾米放弃小众品味与音乐理想,选择拥入大资本怀抱,进而丧失经营自主权和话语权;电商平台与音乐网站二者互不理解,初衷和目标均不够一致,沟通和协调成本巨大;管理层在人事安排和组织架构上存在决策分歧和战略失误,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错失发展良机等等。
除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对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不够重视也可能是重要原因。
据报道,当初在虾米加入阿里巴巴公司时,原先的创始团队曾提出一个建议:
趁着版权价格还不是特别高,应抓紧时间采购音乐独家版权,抢占竞争优势。但决策层误以为 音乐版权不可能为一家独有 ,加之当时国内市场盗版时有发生,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弱,虾米音乐就这样错过了投资购买独家版权的绝佳时机。
然而很快,国家版权局于2015年7月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并联合多家执法机构采取 剑网行动 ,对普遍存在的网络音乐侵权乱象开展严厉打击。
一时间,音乐独家版权洛阳纸贵,众多资本力量群雄逐鹿,而最终赢家却不是虾米。
实际上,虾米音乐曾高举 小而美而多元 的旗帜,一度居于音乐偏好鄙视链的顶端,成为小众音乐发烧友的乌托邦,无论是在歌单曲库、曲风流派、背景介绍、用户分享及评论、平台交互界面及 反智能 算法推荐等各方面都有独特的设计构思,实现了别具风格的用户体验,而很遗憾的是,经营者似乎并没有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版权价值,加之没有独家版权便留不住用户与粉丝,最终导致节节溃败,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丰硕成果拱手让与他人。
这正好应验了一句俗语:光有理想与创意,没有产权的保护,在互联网上只能是裸奔。
企业家应当把知识产权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财产、商品和竞争手段来看待。
有人评论虾米音乐的倒下是资本集团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牺牲品,坐实了购买头部曲库的独家版权会排除或限制公平竞争这一推论。
笔者认为,这种猜测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我国的在线音乐平台之所以每年都要花巨资从全球几大唱片公司手中购买独家版权,就是因为自身手中缺乏与之讨价还价的筹码——我国本土原创且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音乐作品及其版权。
目前最紧迫的,不是打击独家版权,而是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鼓励更多更好的原创,只有这样才能与国外唱片公司平起平坐,通过交叉许可把价格降下来。
同时,独家许可是财产权行使、公平自愿交易的正当方式,其有诸多优点:
清晰的财产权边界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励人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财富;便于垂直化管理,保证作者的声誉和产品的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更便捷地获得许可费;专有被许可人有动力实施营销手段,而不是相互扯皮或搭便车,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通过规模效应惠及消费者,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此外,事实数据也充分证明,由司法与执法上的强保护政策应运而生的独家版权交易模式带来了我国在线音乐市场的空前繁荣,也积极改善了国内音乐的创作生态,使得音乐人的收入逐年增长,有了更加光明、充满希望的前景。
由此可见,虾米音乐的关闭可能并不是那么悲惨,它给我们的市场经营者、行政管理者以及诸多法律人带来更多的是自省与反思,更多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对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虾米音乐关闭,版权是关键因素OC申请版权广东照片作品版权登记版权申请平台北京插画版权申请山东商标版权登记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