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行业的版权合作和正版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各方的关注,在协作共赢的互联网开放精神带动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下,数字音乐行业的版权合作开始慢慢迎来曙光。

行业各方开始积极接洽,为行业长远的繁荣发展寻求合作。

江苏插画版权登记

早在2014年10月13日,网易公司旗下的网易云音乐与腾讯公司旗下的QQ音乐共同宣布达成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双方对此次合作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以及未来更多合作的意愿。

数字盗版接踵而来

音乐行业苦不堪言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唱片业界传统的通过发行有形唱片的商业模式几近消亡。

但是似乎整个音乐行业还没来得及从唱片已死的伤感中走出来,新的问题就已经接踵而来。

虽然运营商的无线音乐平台版权规范了,但互联网等领域的版权保护还来不及规范,更多更新的数字化终端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地冒了出来,让音乐公司和音乐人们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进程,数字电视点播领域的音乐版权保护同样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音乐版权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论在互联网还是手机终端,音乐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数字产业的商业价值和诱人利润。

面对这一发展趋势,音乐人也在思考如何拥抱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寻找共赢的模式,占据数字音乐先机。

事实上,只要用户愿意每年为网上正版音乐付费10元钱,音乐产业的年收入就可达到60亿元。

可当音乐人、音乐企业憧憬未来市场前景,并开始在纷繁的数字音乐市场营造盈利模式时,却发现那竟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情。

山东oc作品版权申请

如果说,10多年前兴起的音乐盗版潮,虽然猖獗却不会导致唱片销售枯竭最后干涸而亡,可自从兴起网上免费下载歌曲后,那些本来还打算花钱买正版CD的音乐发烧友们,真正感觉到,这世上真的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MP3下载网站、免费MP3搜索引擎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的冲击如洪水猛兽一般。

此前,有一组数据让人感到无奈:国内400多个中型音乐网站及1000多个小型个人主页存在严重侵权问题,供下载的MP3歌曲50%以上是盗版。

每天有超过45%的网民使用互联网下载音乐。

唱片业年收入2亿元,但盗版可高达18亿元。

有人计算过,从互联网下载音乐和网上在线听歌的国人约6亿,数字音乐正在孕育着千亿元规模的市场。

但让人沮丧的是,数字音乐一年数百亿元的收入,无线音乐占了90%,且基本全归移动运营所有,音乐版权人几乎颗粒无收,一无所获。

付费音乐在国内虽然仍有利可图,但只剩下中国移动的彩铃业务。

目前,中国移动的正版曲库超过150万首,是国内最大的正版音乐曲库。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网上在线听歌或下载音乐的收入仅占10%。

由于网络音乐盗版猖狂,即使做在线的企业几乎血本无归,也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体验到,他们没有办法从原创中获取音乐价值,也就没有办法持续他们音乐的创作动力。

付费市场前景诱人

版权保护仍是关键上海oc作品版权申请

互联网时代,随着物理介质的消失、拷贝成本的降低,网民数量和网络应用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态势,无不昭示着数字化浪潮的势不可挡。

截至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音乐用户已达4.78亿,未来2至3年,音乐网民数量将突破6亿。

中国是世界上下载音乐作品次数最多的国家。

现在中国的音乐网民每天通过互联网下载音乐达2亿次,未来2至3年,全年音乐下载数量将超过1000亿次。

中国互联网音乐付费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浙江商标版权申请

虽然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产业的收入仅约4亿元人民币,但是一旦互联网音乐付费全面启动,一年左右时间,将会形成1亿付费用户,产生超过100亿元的市场规模。

随着《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的实施,按规定网络收费引擎必须提供正版音乐,一些非法下载网站、搜索引擎依法将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在国家政策法令的令行禁止下,一些网站宣布停止MP3搜索、手机彩铃及铃声服务。

音乐版权保护是剑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国家版权局将扩大监管范围,把传播音乐的大型网站网盘云服务等新型网络服务平台以及传播音乐的主要APP纳入监管范围,切实加强包括音乐作品在内的重点作品版权预警保护工作,强化约谈、预警、公开通报等监管手段。

在资本的推动下,音乐网站近年来不断兼并重组,形成了海洋、腾讯、阿里三大互联网音乐集团阵营。

如今音乐网站既是渠道方,也是版权方,通过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充实音乐作品授权信息库,推动权利人与网站建立版权保护合作机制。

倚仗着法律之剑,音乐版权保护的外延正变得日益丰富,并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惟有如此,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让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作品脱颖而出,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8月23日

1. 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庞大,但发展面临困境。

2. 版权保护不力是数字音乐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成本。

4. 建立健全的版权管理体系,加强监管。

5. 推动数字音乐版权的市场化运营。

6.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

7. 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促进数字音乐健康发展。

8. 数字音乐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9. 政府应加强对数字音乐产业的支持和引导。

10.只有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数字音乐才能走出困局,迎来更好的发展。

湖北logo版权申请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