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流转土地须缴保障金 禁农用地非农化的相关新闻: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如何保障农民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将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
目前,土地流转保障金制度已在部分地方试验运行。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农地的抵押、担保权能即将大范围实现之前,先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将得到调整。
地方试行保障金制度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制推动。”
土地保障金首次被中央提出受到业内关注。事实上,土地流转保障金制度此前已在地方试验了三年。2010年,浙江海盐出台《农村土地流转保障金管理办法》,规定村民委托村经济合作社流转的、集中连片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土地,适用风险保障金。保障金来自县、镇两级财政。
2012年,江苏泗洪设立《土地流转履约保证金办法》,规定“凡本地大户或者外地老板承包土地,必须提前交纳下一年度土地流转租金的30%以作为履约保证金,保证金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泗洪的土地流转保障金来自承包方。
据了解,“保证金”数额一般是流转土地年租金的1~3倍。一旦企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可用作处罚金,还可防止企业因经营不善而中途退出,影响农户收益;另外,还可防止企业对土地从事掠夺性经营,损坏地质。
土地流转法规须调整
目前,土地流转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是流转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针对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规范的实施办法,建立配套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提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制推动,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原先的土地流转更多是户与户之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此要设定准入门槛,原则上不鼓励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民土地,准入后要进行监督,防止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沿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每次文件的出台都顺应了基层发展的要求。”一位北京市农委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为适应不断出现的土地流转新问题,确保农民利益,目前中央正在抓紧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相关法律的修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