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马逊卖家欺诈的各类报道层出不穷,随着跨境电商卖家数量日益增多,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嚣张,利用卖家怕被封号的心理,开始敲诈勒索,甚至威胁。
2019年年底,有欧洲站的卖家向跨境电商企服快车爆料,自己惨遭不法分子的敲诈。
据了解,该不法分子在英国申请注册了大量的商标品牌,然后针对那些没有品牌备案、店铺销量较好的卖家进行敲诈,如果卖家不给钱,就以品牌侵权的理由将他们的Listing投诉下架。
爆料卖家表示:“被投诉品牌侵权之后,店铺的Listing就被亚马逊封了,写申诉邮件也迟迟没有回复,想要恢复上架,就不得不给钱让他们帮忙撤诉。”
结果不法分子狮子大开口,先是要求卖家给出店铺两个月的利润做永久授权,后经过商讨最少也要5W块钱。
目前,已有多位卖家中招,爆料卖家希望曝光这种恶意行为,让同行尽量减少损失。
针对不同的两种情况,该卖家也给出建议:
1、如果发现商标被不法分子恶意注册并将你投诉,联系服务商恢复链接,然后修改品牌。
2、如果发现商标被不法分子恶意注册,威胁但还未投诉的,请尽快修改你的链接品牌,以免链接下架。
“给钱只会加剧贪婪,让不法分子继续去敲诈勒索其他卖家,黑心钱是永远都挣不够的。”爆料卖家无奈说道。
难以根治的“敲诈”,你都遇到过哪些?
俗话说,树大招风。
无论是跨境电商亚马逊还是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也都是不法分子寄生的重灾区,什么图片版权侵权,专利侵权,当然这其中不乏竞争对手恶意投诉,有的情况可以不予理会,有的情况不理会是真的会被下架,封号等情况出现,经历了知识产权这么多年的发展,发现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愈来愈高,尤其是商标意识越来越重强,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该保护的都保护全了,让骗子无处遁形。
知识产权的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谢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