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乾坤多变幻,风雷水火山川。”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秦川物联网)曾用一首词《临江仙·物联网》来描绘物联网的发展蓝图,但词中“多变幻”几个字来形容该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之路的坎坷再恰当不过。
在经过多轮问询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下称上市委)公告,暂缓审议秦川物联网发行上市(首发)。
在上市委发布的审核意见中,涉及对市场领先地位的披露是否准确、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等多方面问题,其中也包括“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披露是否准确”。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与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其科技创新的定位,其定位于“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而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就是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因此拟上市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应当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四轮问询均涉及知识产权
成立于2001年的秦川物联网,是一家从事智能燃气表及物联网系统软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燃气表研发的科技企业,秦川物联网跟其他科技型创新企业一样谋求上市,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2019年,在秦川物联网成立18周年之际,公司决定以上市的形式接受“成年礼”。
自从今年6月5日在科创板申请上市被受理后,秦川物联网就期待在年内能够成功上市。
然而,12月13日,科创板上市委第52次审议会议发布审议结果显示,暂缓审议秦川物联网发行上市(首发)。
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经过梳理后发现,目前,秦川物联网已经历4轮问询,并且每轮问询均涉及到核心知识产权问题。
例如首轮问询涉及哪些专利是发行人的核心专利、核心专利的技术来源等问题;第二轮问询涉及发行人的被宣告无效的专利、专利质押融资等问题;第三轮问询涉及发行人关于物联网的定位与专利相关性问题;第四轮问询涉及发行人的车联网相关专利申请撤回后研发成果不能得到保护、车联网专利等储备技术的专利申请是否存在随意性等问题。
“在问询中,上市委不仅询问秦川物联网专利的权利稳定性问题,还对其专利申请行为的正当性进行关注,更重要的是还针对该公司的专利进行量化分析,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司核心专利技术在产品上的具体应用,以及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影响情况。”广州华享知识产权创始合伙人王虎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这些行为无疑充分说明上市委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已经从过去更多关注知识产权数量、专利类型、法律状态等形式问题,转变为更加实质性的问题,这对于促使企业真正创造和运用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上市委问询日趋具体专业
在王虎看来,一般而言,拟在科创版上市的企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没有充分的财报说明其过去的盈利情况,二是主要以其未来盈利能力吸引投资者。
“拟上市企业说明其具有未来盈利能力的逻辑是:拥有技术先进→产品竞争力强→利润丰厚,再加上对未来市场规模愿景的描述等。”王虎认为,对拟上市企业专利情况的专业分析是判断其是否拥有核心先进技术最直接和最客观的方式。
截止到6月30日,秦川物联网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27件、美国专利3件、日本专利1件。
秦川物联网宣称,公司“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及其运行体系”“IC卡智能燃气表智能控制技术”“双向无堵转齿轮传动的燃气表专用机电阀”这3项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
在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看来,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应当理解并把握科创板的定位,科创板上市企业应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是科创板上市的“门槛”之一。
但这并非简单的知识产权数量的积累,而是高质量知识产权的储备和战略性的知识产权布局。
柳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久云认为,当前上市委的问题很具体和专业,并且难度系数较大,如果企业平时没有相应的积累和评估,在IPO过程中被问及这些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些问题囊括了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专利申请策略、专利在产品中的实施和应用,专利对产品的保护等)和企业对外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包括专利行政执法应对、专利无效应对、专利侵权应对等)。
拟上市企业需长远规划
许春明表示,上交所关于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问询从数量上和难度上持续迭代增加,表明上交所坚持科创板的科技创新定位,并将知识产权作为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应当有知识产权专业机构针对知识产权进行分析评估,包括企业专利分析、行业专利分析、主要竞争者专利分析、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知识产权权属风险分析、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评价等。
目前,拟在科创板IPO的企业基本都会经历严格的知识产权审查,并且很有可能招致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挑战。
“因此,相关企业在IPO之前引入外部知识产权机构进行评估非常有必要。”柳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祥认为,对于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而言,自身的知识产权人员很多时候不能充分识别和排除知识产权风险。
因此,聘请外部知识产权机构来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许春明建议,对于拟IPO企业,首先,在认识上应当明确,知识产权不是科创板企业的点缀,数量的堆砌不可能蒙混过关;应当认识到高质量知识产权是科创板上市的门槛。
其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切实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注重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储备、全流程管理、高效率运用,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以知识产权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张祥也建议,相关企业应做好知识产权的长远规划和布局。
在拟IPO之前至少3年左右就开始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因为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大概需要22个月、排除专利无效或诉讼风险大概需要2年的诉讼周期、规避设计并获得市场认可大概也需要2-3年的时间。
其次,企业应当招聘专业的人员,结合商业战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再次,企业拟IPO之前1-2年甚至更早,应聘请专业的外部知识产权机构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在IPO期间遭受大的知识产权诉讼,或者即便遭受知识产权诉讼,但风险可控,从而确保在IPO过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能顺利过关。
(本报记者陈景秋)
广东企服快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科技创新与高端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专业的专利申请加急、专利布局、专利奖、专利风险代理公司。
如果您对我们的国家专利优秀奖感兴趣,请拨打企服快车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58-2729-0669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