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不到1%,但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仍是上海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上海市工商局积极履行商标职能,指导支持广大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利用现有的11件地理标志商标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业收入,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一、推动政府发挥职能,加大对地理标志商标的支持力度
2006年,上海市工商局召开了“农产品商标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暨农产品商标展示会;
2007年召开全市工商系统农产品商标经验交流大会,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1年,上海市工商局出台了《上海市实施商标战略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地理标志产品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推动地理标志商标的广泛使用”。
各区县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支持政策,如崇明县政府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
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给予奖励;嘉定区政府制定了《嘉定区推进农产品商标战略实施意见》,鼓励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注册和运作。二、充分发挥企业(农户)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地理标志商标运作能力
一是以地理标志商标为纽带,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地理标志+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市场利益共同体,把零星分散、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如“崇明金瓜”在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的组织运作下,从农贸市场走向超市商场,甚至还远销东北等外省市。
二是推进产品标准化建设,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形象。
如,“南汇水蜜桃”通过制定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管理手册和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切实规范生产技术,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主动强化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管理,基本实现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统一技术指导。
三是以实施精品战略为突破口,积极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
以“精又特”为原则,利用地域优势、自然条件、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特点,继承发扬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
通过合理规划,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快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定位、技术革新和品种开发,全面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整体品味和层次。
四是立足市场需求,提高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知名度。
深入开展品牌宣传、产品推介、信息发布等活动,大力建设“产品市场相对接”工程,运用网上订购、签协定购、团购直销、超市展销等现代营销手段,构筑多元化的销售网络。
如“奉贤黄桃”,由政府投资近800万元,建设占地超过1.6万平方米、摊位超过600个的田头超市,为桃农和客户架起了“直销通道”。
近年来,通过注册使用地理标志商标,上海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一是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三是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四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如,“崇明水仙”注册使用后,种植面积从最初的8亩发展到190亩;合作社年盈利也从12万元增长到约50万元,2012年比2011年翻了一番多,崇明水仙种植基地成为全国最大复瓣水仙花种植基地。
尤其在参加国家工商总局主办的首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后,“崇明水仙”赢来进一步发展良机,知名度和效益大大提升。
下一步,上海市工商局将进一步推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深化产业延伸、开展产业联动、强化商标运作管理等,着重引导提升地理标志商标“含金量”,推进形成地域主导品牌和农业产业集群,促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更好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