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个半月的土地财政家底审计结束了,这次土地审计自8月中旬开始,重点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土地出让金收支及非税收支管理情况、土地整治项目及耕地保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10月28日,山西省国土部门一处长对记者表示,此次审计重点关注土地出让金“从哪来,到哪去”,为出台土地管理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我不能直接接触审计组,也不清楚土地审计的具体内容。”但该处长感觉此次土地审计非常严,很多土地部门的官员倍感紧张。
“相比于审计署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审计工作,这次审计更全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公开表示。而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政文则认为,此次审计是解决土地财政依赖的前期准备。事实上,各界对此次土地审计结果充满期待。
摸清家底
在采访中,据记者了解,地方政府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拖欠土地出让金等问题屡屡出现。记者此前在河北廊坊调查发现,河北省廊坊2009年提出开工的拆村项目多达68个,其中很多村子尚未向当地国土部门上缴土地出让金,一个村子拆了至少得上缴6亿元的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何去何从,查一查就知道了。”10月28日,内蒙古赤峰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至少一大部分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渠道都进了个人的腰包。但该官员认为,地方政府拿土地做文章,也是迫不得已。“你不给地,企业哪会来投资建厂?不卖地,不盘活土地资源,谁给你钱修路盖房?至于民生,没有实体经济,不培育税收基础,哪来的钱用于民生?”
“土地出让金在地方政府债务还款来源中占据较大比例。”一位地方官员对记者表示,被誉为“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与当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地方政府的融资举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4.1万亿元。自2004年全国土地开始普遍实行“招拍挂”制度以来,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上涨超7倍。在之前的3次小范围的土地出让金审计中,问题就不少。
据记者了解,此次审计工作于8月中旬开展,审计直接对象是各市县政府,审计方式为异地交叉审计。9月被免去审计署副审计长的董大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具体审计重点,2008年-2013年6年间,地方政府总计约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将成为审计重点之一。
上海地产高级经济学家顾海波对记者表示,通过对土地财政“家底”的审计,研究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和其对经济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下一步的改革寻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不过,土地出让金一直被视为审计“顽疾”。据记者了解,审计署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对部分地区的土地资金做了审计工作。对比3次审计结果,地方政府违规、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拖欠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问题屡屡出现。
不仅如此,如今各地仍存在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欠征土地出让金、挪用土地出让金等情况。2010年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占征收总额的20.1%。另据国土部披露,2013年全国46个城市共欠缴土地出让金492亿元。业界质疑,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企服快车,究竟有多少猫腻?业界对此次土地审计充满期待。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继2013年全面审计地方债务后,首次专门针对土地出让金的专项审计尽管尚未公布,但“土地财政”如何才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争议至今还不断。
记者获悉,此次土地项目审计,重点关注土地出让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根据2013年度审计署的公告,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亿元,其中,截止到2012年底,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3.5亿元,占比16.9%。
自2004年以来,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持续攀升。梳理国土部的统计,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5894亿元,到2013年达到惊人的4.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5%,其中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占95%。
与巨额的土地收入相比,土地出让金的支出更值得关注。“审计的都是此前的情况。”上述地方官员坦言。审计署曾在2008年和2010年先后公布对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的审计调查结果。2008年公告显示,11个城市违规使用出让金83.7亿元,其中一部分被挪用于建楼堂馆所。
据记者梳理,土地出让金拖欠或被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今年8月份以来,日照市对2010年、2011年督促土地出让金催缴情况摸排检查时,发现24家企业拖欠7亿多元土地出让金,追回3807万。
据记者采访获知,面对拖欠企业多、金额大、点散面广、企业背景复杂等实际情况,国土部门往往采取约谈主管部门负责人等方式,然而各地土地出让金使用存在的猫腻,始终难以杜绝。
而国土部、审计署历年的督察和审计报告也显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存在多个不规范情况。比如,2011年例行督察发现51个城市989个项目欠征土地出让收入303.65亿元;还有多地出让收入不按规定支出,如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被用作基础设施建设及企业债务等。另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作为抵押贷款来源。
10月28日,四川一市级领导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常以零地价或者低地价供地,导致大量的土地出让金流失。不仅如此,湖北、湖南等多地在前期自查时就提出,将依托此次审计,依法收回欠缴收益金、闲置时间长、长期没开工的三类土地。
更严重的是,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不透明的背景下,腐败问题频发。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土地、房地产业的腐败问题。
不用说,多种违规操作也有望成为这次审计的重点。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财金办副主任韩俊曾多次去地方调研发现,招拍挂制度下,卖地多少是清楚的,但如果问卖地的钱去哪儿了却避而不答。
眼下,地方财政越来越依赖于土地,导致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大都与“土地财政”挂钩。实际上,“地方财政困境的形成,还在于制度因素。”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强调,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地方税体系。(来源:
华夏时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