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斌 中央最近要求,对重点地区、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四年前发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按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提出,可以进行任中审计,也可以进行离任审计。近日印发的《实施细则》中这一表述更新为,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这一新要求,是任中审计首次在全国层面明确的制度设计。与属“马后炮”的离任审计相比,中央正要求加大任中审计的力度,来破解“带病提拔”等问题。
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在答问时说,未来将逐步建立任期内“轮审”制度。
“先离任后审计”易致带病提拔
截至目前,十八大后落马的36个省部级官员中,有12个在政协系统落马。落马官员中多有“政协副主席”,他们往往是在之前任地方党政一把手时就犯下贪腐行为。南京审计学院教授郑石桥说,这一现象就和离任审计效果不佳,而且是“先离任后审计”,容易导致“带病提拔”有关。
郑石桥介绍,组织部门调整干部,并不会提前很多时间通知审计机关。那意味着,审计部门在短时间,一般要求是在两个星期内,要审计5年甚至更多的材料,这种情况下,“要么没法审计,要么审计质量很低”。
离任审计之前,人事任免决定往往已经下达,“除非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否则很难推翻任免决定”。虽然目前多地将离任审计调整为“先审计后离任”的模式,但广东台山市审计局副局长伍锦棠表示,“先审后离”多是针对可以提前知晓的退休领导干部。如果一个干部是调整岗位,则很难实施,特别是层级越高的领导干部,牵涉面就越广。
省部级领导任中审计已常态化
“任中审计是关口前移”,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尹平表示,加大任中审计,是增加审计的频度和力度。“过去审一次,面太宽,无法审深审透,现在任期内审计至少一次,可以翻个底朝天”。
任期内的审计,意味着实现审计常态化,整改落实还有时间,损失也能够及时挽回。另外,任中审计可以在年初就进行提前计划,审计机关将更主动。
更重要的是任中审计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的仕途。未来,面对逃不掉的任期内“轮审”,审计的威慑力和警示效果会更大。
事实上,任中审计近年来已被推向前端。据公开报道,目前全国多地已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中审计,不少地方还提出明确要求提高任中审计的比例。如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告诉南都记者,2014年,重庆市安排了近30个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将近一半是任中审计。
湖南提出2015年要将任中审计提高到全部经济责任审计80%以上。温州市今年安排了18个“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17个都是任中审计,比例达到94%。
据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介绍,省部级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已实现常态化,形成“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