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严打“大老虎”、能源行业反腐风疾雨骤的当口,国家审计署的工作动向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从4月初开始,国家审计署派出了数百人的队伍进驻国家电网公司,同时还对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和另一家国有电力公司进行监督审计!针对这次审计,从媒体语焉不详的报道中,外界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一是审计规模大,行动神秘。
据媒体报道,审计人员是上路后,才通知国家电网等被审计单位安排接机。
还要求“二级单位一把手24小时开机”,“工作相当保密”。
二是审计跨度长,针对国家电网的审计时间范围长达十年。
尤其是这一点,让外界遐想连篇。
在去年的石油系统反腐风暴中,针对中石油集团原董事长蒋洁敏的审计就是时间跨度拉长,据说也正是因为如此发现了问题。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新闻报道后面的评论、跟帖者都是莫名地兴奋,竞相搬着小板凳前排就坐,坐等审计署的特别行动能够揪出几个“大老虎”来热闹热闹。
更有人预想,电力行业的改革也有望从这里打开缺口得以向前突破推进。
上述种种,都反映了人们对于惩治腐败、净化环境的美好心理预期,审计署在以往的行动中也确实发现不少领导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但是,我们不禁还是要问,这一次审计署入驻国家电网会查出什么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审计署,看看这个机构到底是干什么的。
审计署是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之一,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
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是国务院组成人员,现任审计长为刘家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审计署的主要职责是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等,还有一项重点工作职责是:
“(五)按规定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及依法属于审计署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署本次对国家电网、中电投等央企的审计,就是上述第五项工作职责的履行。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审计署的“经济责任审计”与中纪委监察该内 容由中审网校所属www. auditcn.com部的调查、监督职权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审计署的工作,很多都是例行性的。
审计的目的,更多是免疫性的,而不是故意找茬式的。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要对中央电视台、金融机构、国企领导还有3个省长进行审计,但是“这只是例行审计,绝不是“看你不顺眼就审计你”。
面对外界寄托的打“打老虎”反腐期望,董大胜更是明确表示:我们只审计“小老虎”、“苍蝇”。
确定审计谁,主要看任职时间长短,多少年没有被审计了,制度设想是任期5年审计一次。
从审计署领导的这番话可以看出,这一次审计署对国家电网的审计可能就是“例行工作”。
2002年底,国家电网在原国家电力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
2004年年底,刘振亚就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今年刚好是他掌舵国家电网的第十个年头。
根据公开资料,有案可查的信息是,2004年,审计署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此后还有特别审计工作,例如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电力建设专项审计,但对于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没有。
从这一点来看,十年未审,现在做一次审计也是合理合情的。
所以,我们将审计署入驻国家电网、中电投,看成反腐前奏,就有点先入为主、过度解读了,更不应该预设观点,搞“未审先判”式的猜测、判断。
到底有没有问题,现在说什么也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等着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出来了再说不迟。
审计署入驻国家电网会查出来什么?我们先不要下定论,暂且拭目以待吧!(来源:
新浪财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