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年12月2日公开征求意见的《专利法修订草案》大幅提高侵权的法定赔偿额,送审稿中,将法定赔偿额的低限由1万元提升到10万元,是原来的10倍,高限由100万元提升到500万元,是原来的5倍。
如果此项修改最后通过的话,可以显著提高权利人的获赔数额,增加侵权人的侵权成本,有利于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
下面由企服快车企服快车编辑在本文详细为您介绍。
专利法修订草案提高法定赔偿
修订后的第六十八条第二款,“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比较现行的《专利法》第六十五条及2015年4月份发布的《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六十五条(第二款未修改)的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有了较大的变化。
法定赔偿额的实际作用
法定赔偿额的提高显示了我国对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对于提高专利侵权诉讼中判赔的金额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是,单纯的将法定赔偿额提高并不一定能够真正起到实际加强专利乃至整个知识产权体系保护的作用,反而可能带来一些立法意图之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