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本次重点调研历时4个月,共发动125名市政协委员,召开各类型座谈会45场,最终形成了1个总报告、4个分报告和3个子报告,并汇编了44篇书面发言材料,共计26万余字。
《报告》认为,近年来,深圳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奠定了深圳创新型经济结构的基础。截至2019年5月,全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到314.3497万家,民营商事主体占比达97.66%。其中,全市私营企业195.3459万家,在全市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6.29%。
民营经济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19年一季度,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4.03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09.1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同期深圳GDP的43.76%;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GDP增速;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151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企业上缴税收的67.2%。
专利方面,截至2018年底,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423家,全市73%的授权发明专利、80%以上的创新载体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的中国驰名商标、93%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96%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均来自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吸引研发人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力军,创新成果转化率全国领先,创新驱动发展特征凸显。”《报告》指出。例如,华为在2018年研发费用支出1015亿元,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五,国内排名第一,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累计获得专利87805件。
此外,深圳7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家是民营企业。深圳不仅涌现出腾讯、华为、比亚迪、大族激光等一批行业龙头民营企业,还孕育了一大批细分领域行业冠军,截至2018年底,深圳205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89家,占92.2%。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引擎”。科技型民营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数量井喷式增长,互联网、文化创意、智能科技等融合发展,催生大量新业态。根据《报告》,在5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圳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已处于世界前沿。
《报告》认为,民营企业在推动深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的“超新星”和“新力量”,奠定了深圳创新型经济结构的基础,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支撑。多种因素制约深圳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包括政策措施落地不到位、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产业空间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用人成本快速上升等困难和挑战。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