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义可以申请商标,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清晰的商标标识、申请书、委托书。

注册成功后公司是可以使用的,按照法律严格规定需要先办理商标许可备案手续,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建议到国家商标局办理商标许可备案手续。

要求供给郑州商标注册证实的,需提交商标注册证实请求。

商标局核准后,发给商标注册人商标注册证实。

需供给的文件和资料:

1、供给商标注册证实请求书(请求人盖章或签字);

2、商标代理托付书(请求人盖章或签字);

大陆以外地区的请求人要在我国请求供给商标注册证实的,有必要托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

3、《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4、商标图样3份。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专利的申请,对各类专利的政策也越来越有力。

随着知识产权行业的前景大好,就出现了很多鱼目混珠的代理机构,那么是不是企业将自己的发明创造随便找一家代理机构撰写就会达到上述效果呢?当然不是。

企业需要找到一家高水平的专利代理机构,下面来看下怎么找专利代理?

1、资质。

查看公司是否进行备案。

正规的公司,才能带来优质的服务。

2、效率。

专利申请时间周期比较长,及时拿到专利证书才能对产品形成有效保护。

撰写质量和时间周期是否合理,是考察专利代理公司的指标。

3、口碑。

好的口碑也是实力的体现。

选择专利代理公司的时候,我们可以查看下代理公司的成功案例和专利申请情况。

专利申请材料和申请书的撰写可以委托代理公司代为办理,但申请人自己也要对代理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一、咨询:

1、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是否属于可以申请专利的内容;

2、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可以申请哪一种专利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二、签定代理委托协议此时签定代理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约束专利代理人对申请人的发明创造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技术交底

1、申请人向专利代理人提供有关发明创造的背景资料或委托检索有关内容;

2、申请人详细介绍发明创造的内容,帮助专利代理人充分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

四、确定申请方案

1、代理人在对发明创造的理解基础上,会对专利申请的前景做出初步的判断,对专利授权可能性很小的申请将建议申请人撤回,此时代理机构将会收取少量咨询费,大部分申请代理费用将返还申请人。

2、若专利授权前景较大,专利代理人将提出明确的申请方案、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在征得申请人同意的条件下开始准备正式的申请工作。

五、准备申请文件

1、撰写专利申请文件;

2、制作申请书文件;

3、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取专利申请号。

六、审查中国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专利代理人会进行专利补正、意见陈述、答辩、变更等工作。

如有需要,申请人应该配合专利代理人完成以上工作。

以上是关于怎么找专利代理的介绍,另外申请人在签订代理委托书时,应当注意写明代理权限为全程代理或是半程代理。

半程代理即所代理的专利申请授权后,代理机构不再为申请人服务。

这时申请人应当主动向专利局提交着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变更代理机构。

在已经注册的商标中,有很多不同注册人持有商标的商标标志完全相同或非常近似,但是这些商标却又可以同时成功注册。

这是因为,虽然这些商标标志完全相同或非常近似,但是它们并没有构成商标意义上的近似商标。

那什么是商标意义上的近似商标呢?

在《商标法》的第三十条与三十一条里,有着“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及“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的语句。

这两条语句的其实就是对“商标意义上的近似商标”的解释,简单的来说就是“两商标构成了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商标”。

因此,在判定商标是否构成商标意义上的近似时,需要考虑两个要件——1两商标指定使用商品是否为相同或类似商品,2两商标标识是否为相同或近似标识。

如何判断两商标指定使用商品是否为相同或类似商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根据商品或服务在功能、用途、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的区别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商品或服务分成了45个大类,并把这45类商品和服务编入了《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下简称《分类表》)。

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商标需要从《区分表》中选取商品,所以一般的商标指定使用商品都可以在《区分表》中找到。

《区分表》对这些商品是否属于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依据《区分表》就可以判断商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类似商品。

如何判断两商标标志是否为近似标志?

对于商标标志是否为近似标志,主要根据《商标审查标准》来判断,在《商标审查标准》中对于两商标标志近似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3点:

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3两商标共存是否会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与误认。

一般情况下通过上述3点便可判断两商标标志是否为近似标志。

因此,如果两商标的指定使用商品为相同或类似商品,并且两商标标志属于近似标志,则两商标构成商标意义上的近似商标,否则则不构成商标意义上的近似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