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19年充满挑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积极进行业态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布局,并借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提升版权产品内容质量,实现了加速回暖。
从行业特点来讲,这几年整个网络版权产业都在积极弘扬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很多创新。
2019年,网络版权产业的结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视频类业态格外亮眼。
网络版权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是两部分,一是网络新闻媒体,二是网络游戏,占比合计超六成,是产业增长的基石力量;而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在内的各类视频业态则是最显著的增长动能。
得益于2019年版权保护工作的精细深化,用户对网络文学、动漫、音乐等版权内容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精品内容不断涌现;而VR/AR内容则将受益于5G商用,处于即将爆发增长的前沿。
其中,短视频和直播业态发展迅猛,视频类业态总计占比超过游戏。
对比历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结构,2019年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长视频、短视频、直播合计的视频类业态市场规模占比达29%,显著超过网络游戏的24%,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视频类业态获得的巨大动能企服快车面来自短视频添加了直播功能,吸纳了用户打赏这一成熟的盈利模式;
另企服快车面,直播与电商结合,创造了2019年最热门的增长风口,扭转了放缓的产业增速。
此外,盈利模式以广告和用户付费为主,下沉市场开拓激活广告。
网络版权产业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用户付费、广告和版权运营,2019年用户付费规模接近4444亿元,占比46.4%;广告及其他收入占52.7%;版权运营收入规模达83.4亿元,占比0.9%。
因直播打赏模式的普及,2019年用户付费规模相比2018年增长20.6%,但用户付费占比相比往年反而略有下降,原因是随着 广告+免费 模式在城乡下沉市场的开拓,广告收入走强。
其中,用户付费构成依然以游戏为主,但用户打赏消费更为普及。
从用户付费规模的构成看,主体依然是网络游戏,采用用户直播打赏模式的短视频、直播和网络音乐在线演艺愈发突出;而网文、长视频、动漫等则构建起较为成熟的付费订阅会员制。
从用户付费业务的结构演进看,2016年超过八成用户付费来自网络游戏,2019年这一比例降低到52%,而付费消费的其他内容则更为多元,特别是对短视频和直播的打赏消费迅速增长。
结合数据统计情况,我们总结了版权产业过去一年5个新的气象,一是唱响爱国主旋律,弘扬奋斗正能量;二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古典国风现代讲述;三是版权多维跨界开发,连携效应繁荣市场;四是版权业态破界融合,交叉赛道动能再燃;五是技术赋能云网升级,用户体验流畅度提升。
版权的破界融合,使得整个行业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网络版权的几大细分产业都呈现出新形势、新创举、新亮点。
概括来讲,网络文学免费阅读红利扩展、跨类改编连携变现;网络长视频创新体裁拓展市场、以质量建设留存用户;网络动漫移动变身、出海跃迁;网络游戏助推市场回暖、云游戏拓展新空间;网络音乐平台交融链条整合、聚焦兴趣个性创新;网络新闻媒体融合激励阅读、算法推荐去芜存菁;网络直播高能转化触网标配、跨业融合重获新生;网络短视频融合直播共振电商、城乡破界前向转型;VR/AR方面,5G云VR跨越发展、仍需爆款硬核攻坚。
关于对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的展望,我们认为未来的新市场,从流量红利来讲,应该还是来自企服快车人群消费和下沉市场交融,企服快车人群既是中国未来的机遇,也是中国的挑战。
而短视频持续高速发展,内容黏性不断增强,牵引内容创作精炼化,越来越多地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也许会成为影响网络版权产业内容结构的最大变量。
5G的发展将为网络版权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重要影响,成为新的机遇。
2020年年初中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网络版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数字内容企业也在通过自身的独特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能量。
比如,反映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挺身而出的内容热点频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助力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网络版权产业肩负重任。
张钦坤:破界融合让网络版权产业焕发新活力版权登记流程详细步骤登记版权服务山东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四川商标版权注册河北美术作品版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