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柴思源11月18日,自治区2020年版权工作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开班,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版权工作一线的技术骨干,为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版权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等130余人带来为期2天的集中培训。
新版著作权法解读,著作权行政执法实务,版权服务工作培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前沿权威的深度分析让参训人员直呼“解渴”。
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我区版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不仅版权宣传培训成效明显,社会的版权意识不断提高,还在版权社会服务、版权作品登记、版权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突破。
无论是社会服务、宣传教育,还是实现著作权人权利,版权始终与百姓息息相关。
自2018年我区建成首个版权服务工作站——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来,各盟市陆续展开工作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版权服务工作站156个,便捷的线上平台和遍布旗县的工作站点基本满足了群众版权服务需求。
“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信息检索等一站式服务。
今年我们研发的智能客服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能实现在线自动答疑、智能语音、智能外呼等功能,以人机互动模式服务访问客户,随时响应公众咨询,帮助访问者高效解决问题。”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负责人韩勇说。
便捷的版权服务成为有效促进我区版权产业发展、推进文化繁荣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2017年全区版权作品登记数量仅有291件,2020年截至10月底已登记3400件,实现数量猛增10倍的跨越发展。
今年我区首次编印《内蒙古自治区版权作品登记统计(2019)》,为提升全区版权公共服务质量,加强版权管理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参考依据。
此外,我区以查办案件为抓手,不断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力度,连续15年开展打击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近3年查办案件148起,共处罚金53.68万元,有效打击了侵权盗版活动。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李钧说:“内蒙古版权工作起步较晚,虽然与全国先进地区存在差距,但近年来我区作品登记数量的大幅增长,全社会版权意识不断提升,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版权服务的需求和期待,也将版权工作推向更高阶段的新起点。
未来我们将珍惜机遇,乘势而上,以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为抓手,整合运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所有积极有利因素,形成行政主导、群众参与的工作合力,共同促进版权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