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谈论印尼市场的潜力,却很少有人探讨它的缺点和不足。这个市场其实有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了。列举几点:
税收夸张
之前,印尼对进口产品的税收的规定非常宽松。但随着控制电子商务产品进口的新法规的出台,所有种类商品的进口关税都有了参照标准。这是件好事,因为新法规简化了进口流程,企业也能够在销售产品之前就估算好要交的税。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根据税收来给商品定价呢?
打个比方,价格超过75美金的包裹要交的税为:
关税: 7.5%
增值税:
10%
所得税:
10%
增值税和所得税是按包裹的价值加上所产生的关税计算的。因此所有的税收加在一起,居然占包裹价值的29%!
而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都是只交消费税,分别是7%和10%。相比之下,印尼收的税真是相当高了。
这说明印尼只打算进口低价商品。目前中国电商们输往新兴市场的,大部分价格都比较低。但是要想摊低运费成本,提高利润率,长远看还是要销售高货值的商品。
如果您的商品价格在75美金之上,那么就要做好准备了:等商品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高出了29%。假如价格上涨之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降低,那么印尼就不是适合的目标市场了。各种限制
很多卖家都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的商品到底能不能运到印尼去销售?除了熟知的危险物品、常见的武器和毒品外,以下商品是被禁止的:
1、宣传材料
2、淫秽物品
3、两性玩具
4、宗教资料(书籍等,不论何种内容)
5、任何形式的原材料
此前,印尼曾严令禁止电商企业向印尼出口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但最近几年,如果只是供个人使用,开始允许少量进口。
但是,进口这些产品也非常复杂。需要向海关检查人员证明这些商品确实是供个人使用,而不是再转手出售的(事实上,很多“消费者”购买的目的都是用来销售获利的)。现在,海关要求消费者签署声明,保证产品是供个人使用,并绑定个人身份信息。
操作很复杂,因为卖家得收集这些数据和消费者的签名。除此之外,政府对获取消费者声明的流程要求也很严格,不接受商品出关时在文件核对框点确认的声明,所以代理必须派人亲自收集消费者签名。
清关垄断
关于清关垄断,这背后涉及到政治和权力博弈,很多新玩家很难再打入占得一席之地。
清关垄断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阻碍。如何选择合适的清关代理/合作伙伴一起发展?如果选择错误,又如何来最大可能纠错?
许多公司都会基于价格和服务水平来尝试各种替代方案,最后要么与两家大型代理商合作,要么请大代理商夹缝中生存的小型代理商。
试想,如果一个大型电商一下子运了数百吨商品,而你的公司产品量只占10%,那么代理极有可能优先服务大客户,小客户可能被边缘化,导致清关速度变慢、服务态度敷衍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