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承接项目的前提是必须要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有了资质后才能正式施工。但近年来,住建部一直强调淡化企业资质,建筑界也在呼吁淡化甚至取消资质,那么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选择申请资质?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比了2017年与2016年同期的数据,并与以往数据一一比较,用数据的角度来反映资质审批现状。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2016年1—9月份的全部资质申请总数为690次,审核通过资质的数量为347次,通过率为50.23%;但2017年1—9月份全部资质申请总数为2547,审核通过资质的数量为947,通过率仅37.18%。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申请资质的企业有所增加,但通过率却大幅下降。
以特级资质为例,多角度来看
对比2016年和2017年的特级资质申请情况,不难看出,特级资质申请通过率也在紧缩,总通过率从62.5%下降到44.77%。特级资质的申请主要集中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公路工程几种,这三个资质的通过率也都有所下降。甚至,2017年9月份****批申请里,特级资质通过率仅为17.3%。
虽然通过率下降,但申请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成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这点,我们可以从下图看的更明显。
2014-2016年期间,特级资质通过数量都比较稳定,但到2017年就陡增了数倍。
截止目前,特级资质总数为508家,从省份分布可以看出,特级资质数量依次为北京、浙江各60家,江苏58家,山东31家,上海25家,广东23家,安徽22家,湖北22家,四川21家,河南20家,其余省市均不足20家。
我们再细分这508家特级企业,可以看出,大多企业只有单特级资质,能拿到多特级的只有15.4%,而且我们对比上面的省市分布,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特级数量多的省份,多特级却很少,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多特级企业为央企和国企,民营企业拿到特级的虽然多,但拿到多特级的却没有几个,所以江苏、浙江这种民营建筑企业为主的省份拿到多特级的自然就很少,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全面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值得关注的是,在9月份的公示中,诞生了首家民营双特级双行甲企业——某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标志着民营企业实现了单特级到多特级的跨越。
纵观资质升级的总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资质在弱化,但审批却越来越严格,整体建筑企业的实力都在不断提升,申请资质的企业几何级增加,涌现一大波新秀企业。但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仍有待加强,现在的建筑巨头还是国企、央企占主导,民营企业占主导的还是太少,民营企业除了巩固自身优势之外,还需要尝试更多专业的突破。
为何申请资质的企业越来越多
目前,资质一直在强调要弱化,但招标环节中体现的还是不多,从企业切身的投标环节来看,资质仍是****可靠的保证,所以对于资质的升级仍是重点工作。换个角度来说,资质门槛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高的业绩目标,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良性循环。
即使以后资质真的取消后,建筑企业也能凭借之前不断升级资质累积的业绩和努力,帮助企业在资质取消后提高竞争力。所以,当下资质升级仍是提升企业营收的关键。
另外,不少地方政府大力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做强,出台了各种升资质后政策扶持和现金奖励政策,这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后,资质审批越来越严格,以后建筑企业想要申请资质必然更加困难,如何抓住资质升级的****后一波浪潮,也是建筑企业尤其是民营建筑企业近期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升级资质是企业发展的必须路径,若因资质弱化而放弃升级资质的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那些怕麻烦又想要升级资质企业该怎么办?企服快车来助你,我们有一流的团队,专业的服务,快速为你办理各类建筑资质,而且现在办理建筑资质立享8.5折,折后还能使用6000元优惠券,对企业来说优惠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当下,企业只有不断升级资质,才能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才能在建筑行业立足并发展壮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