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母婴企业 “萌宝屋” 在核名后发现mengbaowu.com域名被海外机构注册,且对方已建立相似母婴网站,导致用户混淆率超 40%。本文复盘其处理过程,提炼可复用经验。

1. 冲突爆发:三阶段危机升级

  • 初期忽视:核名时未查询域名,网站上线后发现流量被分流,日均访问量不足预期的 30%;
  • 中期谈判:联系域名持有人协商转让,对方索价 50 万元,远超企业预算;
  • 后期仲裁:提交公司起名核名文件、商标注册证、业务开展证明等证据,历时 5 个月仲裁胜诉,域名转移至企业名下。

2. 关键处理节点

  • 证据链构建

    • 工商层面:提供《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2022 年 3 月 15 日),证明核名在先;
    • 业务层面:提交 2022 年 4 月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其中明确使用 “萌宝屋” 字号;
    • 域名层面:查询 WHOIS 记录显示对方注册时间为 2022 年 5 月,晚于核名时间。
  • 谈判策略

    • 首次报价 10 万元,表明诚意并试探对方预期;
    • 披露仲裁进展,暗示对方若败诉需承担仲裁费及合理开支,最终以 18 万元达成和解。
  • 品牌修复

    • 域名转移后,在官网首页发布《域名变更声明》,强调 “唯一官方域名”;
    • 通过社交媒体投放 “域名更正” 广告,覆盖 50 万目标用户,混淆率降至 8%。

3. 成本对比:预防 vs 维权

项目预防成本维权成本时间成本域名注册费200 元 / 年18 万元(转让费)5 个月仲裁费用02 万元-品牌损失0预估 30 万元-

4. 延伸防护措施

  • 子品牌域名管理:推出 “萌宝屋 PLUS” 子品牌时,同步注册mengbaowuplus.com、.cn 等域名;
  • 动态监测机制:使用 “阿里云域名监控” 工具,实时追踪近似域名注册情况,设置 “萌宝屋”“mengbaowu” 等关键词预警;
  • 员工培训:将域名查询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定 “无域名查询报告不得提交核名申请”。

案例启示:公司起名核名与域名注册的协同管理,本质是品牌资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企业需建立 “核名即护域” 的思维,将域名视为与商标、字号同等重要的品牌要素,避免因 1% 的疏忽导致 100% 的被动。

parfum y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