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创立过程中,公司起名核名是重要环节,而注册后的版权归属往往被忽视。明确法律界定,才能避免后续纠纷,守护企业品牌价值。​

一、公司名字的双重权利属性​

公司名字经工商注册后获得商号权,但如需获得更全面保护,需区分权利类型:

  • 商标权:通过商标局注册,保护范围限于核定商品 / 服务类别,如 “美团” 商标在餐饮服务领域受保护​

  • 版权(著作权):若公司名字具有独创性(如原创美术字体、广告语化名称),可申请版权登记,获得跨类保护​

某科技公司注册 “云链” 商号后,同步将字体设计申请版权,3 年后成功阻止某服装企业使用相同名称,正是版权登记的跨类保护作用。​

二、版权归属的三大判定原则​

  1. 原始归属:谁创作谁拥有创始人原创的公司名字,版权归企业所有;若委托设计公司起名,需在合同明确归属。某餐饮企业未约定委托创作归属,被设计公司主张版权,最终支付 5 万元赎回名称使用权。​

  1. 注册公示效力版权登记非强制,但登记证书是维权关键证据。某文化公司注册 “墨韵” 商标时,因未登记版权,被他人以在先著作权主张商标无效,耗时 2 年诉讼才保住名称。​

  1. 地域保护差异商号权有地域限制(如北京注册的 “京味” 商号,在上海不具排他性),而版权登记后可全国范围内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相同独创性名称。​

公司起名核名时,同步规划商标注册与版权登记,才能构建完整的名称保护体系。点击了解《企业名称知识产权保护手册》,让注册后的版权归属清晰无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