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条件(资质条件及禁止条件)、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发包与分包、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风险分担原则、以及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施要求等。
相比2019版“征求意见稿”,《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大幅“瘦身”,删除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多项具体管理规定,如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的条件、信息管理、监督管理表格添加工程总承包单位等。
与此同时,《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还结合《政府投资条例》的有关规定,新增了相应的垫资条款。
(一)已取得设计和施工双资质的企业,按照管理办法可独立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按照现行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符合“双资质”要求的企业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具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另一类是虽不具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但同时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工程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的其他企业,如一些大型设计院和施工企业。根据《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的规定,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应具有本类别相关的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本类别各等级工程施工总承包、设计及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取得房屋建筑、公路、铁路、市政公用、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等专业中任意1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其中2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即可承接上述各专业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及开展相应设计主导专业人员齐备的施工图设计业务;取得房屋建筑、矿山、冶炼、石油化工、电力等专业中任意1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其中2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即可承接上述各专业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及开展相应设计主导专业人员齐备的施工图设计业务。
因此,具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往往也具有相关行业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相应设计能力。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中旬,全国特级资质数量达875个,分别归属于691家企业,其中不乏具有多个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
上述两大类企业符合《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双资质”要求,可直接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并且在资金、技术、人员、市场方面都颇具实力,将在承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项目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二)单资质的施工/设计企业可以通过组建联合体、自行申请相应资质,以及并购重组等途径,实现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
1.与其他设计/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合理确定牵头单位,在联合体协议中明确联合体成员单位的责任和权利。
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就工程总承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据此,为长期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单资质的施工/设计企业可以借助尽职调查等综合手段,挑选出有实力、有诚信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
在联合体方式下,以下两点需要各参与方重点关注:
第一,一般情况下,施工部分的工作量和合同金额远大于设计部分,在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掌控能力远大于设计企业,施工牵头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可能成为主流。
第二,在联合体模式下,由于设计企业能收取的费用相对较少,却对整个工程总承包项目负有连带责任,故设计企业参与此类项目需特别注意通过联合体协议等合理分配风险。
第三,“共赢”是联合体各方的一致目标。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本法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活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因此,联合体在实施项目的具体过程中,应以实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这一立法精神,齐心协力、实现共赢,注意培养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各取所长实现设计施工相融合。
2.自行申请取得设计/施工资质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鼓励施工单位申请取得工程设计资质,具有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可以申请相应类别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完成的相应规模工程总承包业绩可以作为设计、施工业绩申报。”据此,设计甲级资质单位和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单位可直接申请对方资质,而不需按照通常的资质升级路径,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在首次申请或增项申请资质时,从最低等级资质开始申请;同时,完成的相应规模工程总承包业绩可以作为设计、施工业绩,用于申请资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仅适用于设计综合资质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以及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单位,并且申报资质所需的业绩仅限工程总承包业绩。
除此之外,相关单位还需满足资质申报和项目承接所需的人员要求,并转变管理和经营模式,以适应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
3.通过兼并重组,获得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或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
除前述两种方式外,设计/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获取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或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规定,符合七种特定情形的建设工程企业(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等)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申请资质证书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简化审批手续,经审核注册资本金和注册人员等指标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直接进行证书变更故,通过兼并重组方式,企业企服快车面可以实现直接获取相应的设计/施工企业资质;或者,通过此种方式获取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自身的专业团队,为申请相应资质创造有利条件。
鉴于当前建筑市场增速放缓以及建筑业改革方向,目前建筑企业兼并收购日益增多。
“双资质”的推行,将进一步促进建设工程企业的兼并重组趋势。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