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英美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是由董事会控制的一元制,缺乏监管机构(如监事会),无法有效监督和阻止关联交易等大股东控制公司获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在这种公司结构的背景下,独立董事满足了公司发展的需要。

独立董事能否发挥其监督者的作用,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很好地保证其独立性。

1、中国独立董事制度。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公司采用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不同,中国公司实行二元制治理结构。

即公司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决策、经营和监督职责。

但由于董事会控制着经营权力,在公司经营中处于上风地位,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因此,中国效仿西方国家,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弥补监事会的不足,改善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

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独立董事的定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存在可能阻碍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

可以看出,独立董事的本质特征是中立性和独立性。

与西方国家公司的股权结构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国有股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股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中小股东不仅缺乏管理能力,而且缺乏参与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大股东为自身利益做出的决定往往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

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来看,为了履行其监督职能,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独立董事不能完全站在大股东的利益立场。

然而,由于中国大部分中小股东不是为了投资公司获得长期利益,而是通过频繁的股票交易赚取差价,获得短期利益。

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不一致,这导致他们缺乏关注公司长期发展动力,不应积极参与公司的长期利益。

独立董事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根据公司的多边治理理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公司的投资者,即大小股东,还包括公司的债权人、供应商、所有员工和公司产品的消费者等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

随着现代企业投资意识的增强和财务杠杆的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

当公司破产时,债权人的风险不亚于投资者。

为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发展,必须保证独立董事对公司诚信勤勉的监督责任;独立董事对公司员工利益的保护体现在维护员工的合法劳动权和劳动保障权,监督薪酬委员会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薪酬激励机制。

独立董事充分发挥监督责任,保护公司整体利益的核心是保持其独立性。

二是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影响及改进方案。

独立董事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影响是内外制度安排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独立董事的监督成本下,独立董事的声誉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未履行责任的法律责任越重,独立董事制度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效果就越强。

两者都由独立董事的选拔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决定。

因此,建立健全的独立董事法律责任制和选拔制度,对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独立董事在管理层的控制,即是否决定管理人员的提名或选择,也是影响其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同时,通过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也可以加强对其会计信息欺诈的预防。

第三,独立董事是否有权监督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激励机制也会影响其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高管努力工作的激励因素也在增加。

如果独立董事能够控制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激励机制,公司规模越大,高管的薪酬计划会计信息就越相关,对独立董事的资格和法律责任也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独立董事责任制的规定应随着公司规模和薪酬计划的变化而灵活变化,这也将提高独立董事的效率。